会谳的拼音、解释、组词

会谳的简介:

huì/kuài yàn
1.会同议罪。

  • AI解释

《会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常用词汇,它的含义和使用范围相对有限。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它主要指的是古代司法制度下的一种审判方式或程序。

“会谳”通常是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由不同的司法机构或者官员共同讨论、审议案件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用于重大案件,以期通过多方面的审查确保判决的公正性与准确性。这种做法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对于公平正义追求的一种体现形式。

以下是五个使用了"会谳"的句子示例:

  1. 古代皇帝经常亲自召集百官进行会谳,以确保重要案件得到妥善处理。
  2. 在《大明律》中规定,重大案件需要通过会谳的方式来进行审断。
  3. 为了保障判决的公正性,在古代某些地区的重要案件审理时会采取会谳的形式。
  4. 在明清时期,皇帝有时也会亲自参与或主持重要的会谳会议,以确保法律执行的公平与准确。
  5. 古代中国的这种司法制度体现了对公正审判的高度追求,通过会谳的方式可以避免偏颇之论。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会谳”作为古代司法程序的理解而构建的示例,可能存在一定的创造性解读空间。

分词解释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