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恭的拼音、解释、组词
肃恭的简介:
sù gōng
1.端严恭敬。
1.端严恭敬。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措辞极恭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黄香奏牋于江夏,亦肃恭之遗式矣。」
《肃恭》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人对待神明、祖先或某种神圣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庄重恭敬的态度。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肃”和“恭”。
- 肃:有严肃、谨慎的意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态度严谨、不苟言笑。
- 恭:指的是尊敬、谦逊的行为态度。
综上,“肃恭”这个词结合在一起意味着在面对神圣或重要的事情时,应保持极其庄重和敬意的态度,既不轻慢也不随意,体现出一种非常高的礼仪水准。这一词语常用于描述古代臣民对皇帝、祖先或宗教仪式的敬仰态度。
以下是五个使用“肃恭”的例句:
- 他一袭素衣,在祖庙前肃恭地行礼,恭敬之情溢于言表。
- 在那庄重而肃恭的祭祀仪式中,每一位参与的人都保持着极高的礼仪和专注。
- 尽管身居高位,但他对君王依然保持了肃恭的态度,不逾越丝毫的界限。
- 为了表达对先贤的尊敬之情,他决定在祭典上以一种最为肃恭的姿态进行礼敬。
- 面对国家大事时,作为臣子应当始终保持肃恭之心,以体现忠诚和责任。
分词解释
肃
sù
1 恭敬:~立。~坐。~然。2 严正,认真:严~。~静。~穆。整~。3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客。4 萎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