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的拼音、解释、组词
肃的基本解释:
1 恭敬:~立。~坐。~然。
2 严正,认真:严~。~静。~穆。整~。
3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客。
4 萎缩:~杀。
肃的笔顺/笔顺名
𠃍,一,一,丨,ノ,丨,ノ,丶
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
-
1 𠃍
横折
-
2 一
横
-
3 一
横
-
4 丨
竖
-
5 ノ
撇
-
6 丨
竖
-
7 ノ
撇
-
8 丶
点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态度恭敬。如:「肃立」、「肃然起敬」。
2. 严正、慎重的。如:「严肃」。
3. 扫除、去除。如:「肃清」、「肃贪」。
4. 急迫、严峻。如:「肃杀」。
5. 书信里表敬意的意思。如:「手肃」、「端肃」、「拜肃」。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恭敬。【例】肃立、肃坐、肃然起敬
2. 庄重、庄严。【例】严肃、肃穆
3. 清除、整饬。【例】整肃、肃清
4. 急迫、严峻。【例】肃杀
5. 敛缩、萎缩。【例】草木皆肃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恭敬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
2. 庄严的。如:「严肃」、「肃穆」。《礼记.玉藻》:「言容詻詻,色容厉肃。」
3. 恭敬。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稷嗣制礼,下肃上尊。」
4. 敬畏。《汉书.卷七三.韦贤传》:「皇帝祇肃旧礼,尊重神明,即告于祖宗而不敢失。」
5. 戒备、整饬。《文选.曹植.应诏诗》:「命彼掌徒,肃我征旅。」
6. 敛缩、萎缩。《礼记.月令》:「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
7. 急迫、严峻。《礼记.礼运》:「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汉.郑玄.注:「肃,骏也。」
8. 引导。参见「肃客」条。
9. 用于书信的敬词。如:「手肃」、「端肃」、「拜肃」。
10. 恭敬的。如:「肃立」、「肃呈」、「肃谢」。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敛容肃坐。」
详细解释
肃
肅 sù
[形]
【本义】:{恭敬}
【造字法】:会意。小篆字形。表示人战战兢兢,非常畏惧小心。
1 同本义 ([En.] respectful)
【引】
1 《训文》:肃,持事振敬也。
2 《左传·文公十八年》:忠肃共懿。
3 《诗·大雅·思齐》:肃肃在庙。
4 《国语·楚语》:又能齐肃衷正。
5 《国语·周语》:宽肃宣惠。
6 《汉书·五行志》:貌之不恭,是谓不肃。
7 《后汉书·邓皇后传》:入掖庭为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
【例】
又如:肃敬(恭恭敬敬);肃迓(恭迎);肃奉(恭敬地接受或遵奉);肃括(恭敬而有法度。指人的威仪。亦有于治学和书法、文辞等);肃修(恭敬地修书。致亲友书札用语);肃如(恭敬的样子);肃服(恭敬顺服);肃然(恭敬的样子);肃肃(恭敬的样子)
2 庄重;严肃 ([En.] severe)
【引】
1 《韩非子·难三》:广廷严居,众人之所肃也,晏室独处,曾(参) 史(鳅) 之所僈也。
2 《后汉书·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例】
又如:肃命(严肃命令);肃括(仪容严正而有礼法);肃容(严肃的仪容);肃陈(陈列严整);肃戒(严肃地告诫或警戒);肃坐(古坐容之一。后指端正地坐着)
3 清静;安静 ([En.] quiet)
【引】
1 《后汉书·张衡传·思玄赋》:出紫宫之肃肃兮,集 大微之阆阆。
【例】
又如:肃肃(清寂,幽静);肃烈(肃穆威烈);肃森(阴森的样子);肃听(静听。含恭敬意)
4 严峻;严格 ([En.] stern;strict)。
【例】
如:肃心(上进之心;行正道之心);肃遏(严加禁止);肃然(畏惧的样子)
5 峻急。十万火急的 ([En.] urgent)
【引】
1 《礼记》: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
6 敏捷。通“速” ([En.] quick)
【引】
1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片,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例】
又如:肃给(敏捷);肃肃(迅速的样子)
肃
肅 sù
[动]
1 揖拜。拜礼之一。即揖。今妇人行礼称端肃,朋友通函称肃启、谨肃,本此 ([En.] bow (guest) in)
【引】
1 《左传·成公十六年》:敢告不宁君命之辱,为事之故,敢肃会者。
【例】
又如:肃拜(古九拜之一。即揖。身体直立,容貌严肃,微下手以拜);肃揖(肃拜。直立作揖);肃香(供香)
2 恭敬地引进 ([En.] lead)
【引】
1 《礼·曲礼》:主人肃客而入。
【例】
又如:肃客(迎进客人)
3 衰落,萎缩 ([En.] wither)
【引】
1 《吕氏春秋·季春纪》: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
【例】
又如:肃物(摧残万物。指深秋肃杀之气使草木凋谢);肃气(肃杀之气);肃景(秋景。秋气肃杀,故称)
4 清除;平靖;肃清 ([En.] clear away)
【引】
1 《文选·孙誓·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师不踰时,梁益肃清。
【例】
又如:肃菁(肃清。削平寇乱);肃靖(清扫;平定);肃齐(安靖整饬);有反必肃
5 整饬;整肃 ([En.] put in order)
【引】
1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
【例】
又如:肃正(整饬,使端正);肃衣(整衣);肃治(整顿治理)
6 儆戒 ([En.] warn;admonish)。
【例】
如:肃省(整肃自省);肃慄(戒畏自警)
肃
肅 Sù
[名]
古代州名 (【英】:Su prefecture)。隋置。在今甘肃省
【引】
1 《广韵》:肃,州名, 古月氏国也。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䏋【唐韻】息逐切【集韻】【韻會】息六切【正韻】蘇谷切,音宿。【說文】持事振敬也。从聿在上,戰戰兢兢也。【廣韻】恭也,敬也,戒也。【書·太甲】社稷宗廟,罔不祗肅。【傳】肅,嚴也。言能嚴敬鬼神而遠之。
又【洪範】恭作肅。【疏】貌能恭,則心肅敬也。【禮·玉藻】色容厲肅。【疏】厲,嚴也。肅,威也。
又【爾雅·釋言】肅雝,聲也。
又縮也。【詩·豳風】九月肅霜。【傳】肅,縮也,霜降而收縮萬物。【禮·月令】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草木皆肅。【註】謂枝葉縮栗。
又【爾雅·釋詁】進也。【詩·大雅】民有肅心,荓云不逮。【箋】肅,進也。【禮·曲禮】客固辭,主人肅客而入。【註】肅,進也。進客謂道之。
又【左傳·成十六年】爲事之故,敢肅使者。【註】肅手至地,若今撎。【禮·少儀】婦人吉事,雖有君賜肅拜。【註】肅拜,拜低頭也。【周禮·春官·大祝】辨九,九曰肅。【註】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撎是也。
又急也。【禮·禮運】肅而俗敝,則法無常。【疏】肅,駿急也。【淮南子·本經訓】肅而不悖。【註】肅,急也。雖急,不促悖。
又【爾雅·釋訓】肅肅,敬也。【又】肅肅,恭也。
又【詩·周南】肅肅兔。【朱註】肅肅,整飭貌。
又【詩·小雅】肅肅謝功,召伯營之。【箋】肅肅,嚴正之貌。
又【詩·召南】肅肅宵征。【傳】肅肅,疾貌。
又【詩·唐風】肅肅鴇羽。【傳】肅肅,鴇羽聲。
又姓。漢鴈門太守肅祥。
又【諡法】剛德克就曰:肅執心決斷曰肅。
又國名。【左傳·昭九年】肅愼,燕亳,吾北土也。
又【書序】肅愼來賀。【山海經】肅愼之國,在白民北。
又州名。【韻會】古月支國地,漢置酒泉郡,後魏以酒泉爲甘州,隨分福祿縣置肅州。
又馬名。【左傳·定三年】唐成公如楚,有兩肅爽馬,子常欲之。【註】肅爽,駿馬名。
又通作宿。【儀禮·特牲饋食禮】乃宿尸。【註】宿,進也。【禮·祭統】宮宰宿夫人。【註】宿,戒也。
又【集韻】所六切,音縮,鳥飛。同䎘。
又【字彙補】先妙切,音嘯。敬也。【釋名】簫,肅也,其音肅肅然而淸也。
又【韻補】叶音瑟。【陸機詩】羈旅遠遊宦,託身承華側。撫劒遵銅輦,振纓盡祇肅。【韻會】古凡夙音,多讀如息。尚書肅愼氏,史記作息愼。草疏宿菜,幽州人謂之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