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出水的拼音、解释、组词

芙蓉出水的简介:

fú róng chū shuǐ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出水芙蓉」。见「出水芙蓉」条。

2. 此处所列为「出水芙蓉」之典源,提供参考。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宋光禄大夫颜延之诗》其源出于陆机,故尚巧似。体裁绮密,然情喻渊深,动无虚发;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虽乖秀逸,固是经纶文雅;才减若人,则陷于困踬矣。汤惠休1>曰:「谢2>诗如芙蓉出水,颜3>诗如错彩镂金4>。」颜终身病之。 〔注解〕 (1) 汤惠休:南朝宋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为僧,人称惠休上人。因善于写诗被徐湛之赏识,孝武帝刘骏命其还俗,官至扬州从事史。 (2) 谢:谢灵运(西元385∼433),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人,谢玄之孙,小名客儿,时称谢客。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少好学,工书画,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性好山水,肆意遨游,所至辄为题咏,以致其意。其诗开创山水写实派风格。初为太尉参军,后徙广州,有诗传世。 (3) 颜:颜延之(西元384∼456),字延年,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少孤贫,好读书,无所不览。入宋,初为太子舍人,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文章冠绝当时,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 (4) 错彩镂金:指雕绘工丽或形容词藻华丽精美。见「错彩镂金」。

3. 此处所列为「出水芙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出水芙蓉」是指初出水面初开的荷花,光洁清新。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性好山水,其诗开创山水写实派风格,与颜延之俱以辞采齐名。南朝宋僧汤惠休曾赞美谢灵运的诗,有如水面上初开的荷花一样,清新可爱。后来「出水芙蓉」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诗文清新可爱。如清.袁枚〈答何水部书〉:「若夫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从性情而得者,如出水芙蓉,天然可爱。」后来「出水芙蓉」也可用来比喻女子娇柔清艳。如《花月痕.第七回》:「秋痕转过脸来,却不是秋痕;又另是一个丽人,濯濯如春风杨柳,滟滟如出水芙蓉,比秋痕还好。」

1. 形容文章清新可爱。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宋光禄大夫颜延之》:「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也作「出水芙蓉」。

《芙蓉出水》是一则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人如莲花般清新脱俗、自然美丽。这里的“芙蓉”是指一种美丽的荷花,“出水”意味着从水面升起,通常象征着美好与纯洁。

详细解释

  • 词源:“芙蓉”是古代对荷花的一种雅称,常用来比喻女性的美丽或是高洁的品质。“出水”则强调了其清新的姿态,如同刚出水的新鲜莲花一般,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 寓意与用法:这个成语主要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物的独特美态和纯洁自然的状态。它常常被用来赞美初露头角的人物、艺术品或是某种景象的纯净美好。

造句

  1. 某位新出道的歌手宛如《芙蓉出水》,清丽脱俗,令人耳目一新。
  2. 艺术家笔下的山水画如同《芙蓉出水》,让观者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一份清新和宁静。
  3. 在那片静谧的湖面上,《芙蓉出水》般的新荷正悄然绽放着生命的绿意。
  4. 他就像《芙蓉出水》,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5. 那首诗如《芙蓉出水》,清新雅致,仿佛直接从自然中流淌出来。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芙蓉出水”这一成语的运用场景和效果。

分词解释

1 〔~蓉〕a.落叶灌木,花有红、黄、白各色,别于荷花,亦称“木芙蓉”;b.荷花的别称。2 〔~蕖〕荷花的别称。3 〔~蓉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别称,简称“蓉城”或“蓉”。

róng

1 用某些植物的果肉或种子制成的粉状物:椰~。豆~。2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别称:~城。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