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明光锦的拼音、解释、组词
白地明光锦的简介:
bái dì míng guāng jǐn
1.十六国时后赵织锦署所织的一种白底有文彩的丝织品。多比喻文质兼美的词章。
1.十六国时后赵织锦署所织的一种白底有文彩的丝织品。多比喻文质兼美的词章。
- AI解释
《白地明光锦》是中国传统丝绸织品的一种,是一种非常珍贵和华美的丝织物。从名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白地”指的是这种织物的底色是白色;“明光”则形容其光泽亮丽、耀眼。整件织物整体呈现出如阳光般明亮而闪烁的效果。
详细解释
- 材质:通常采用高质量的生丝或熟丝制作,以保证丝质的柔软与光泽。
- 图案设计:常运用精巧的图案和纹样装饰,“明光”之名不仅形容其光泽度,也可能暗示某些金属质感或反光效果的图案设计。
- 用途:由于材质高档、工艺精湛,《白地明光锦》往往用于高级服饰、宫廷服饰或是重要场合的礼服等。
造句
- 这件白地明光锦的长袍在晚宴上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光泽仿佛能照亮整个房间。
- 历史剧中的皇后穿着一袭华丽的白地明光锦朝服,象征着她的尊贵与权力。
- 祖母珍藏了几件用纯手工制作的白地明光锦衣物,作为家族传统的重要见证。
-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白地明光锦》被视为珍贵的商品之一,吸引着无数商人的眼球。
- 为了庆祝国家独立一百周年,博物馆特别展示了珍藏的一块白地明光锦,向公众展示其历史价值与工艺之美。
分词解释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地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光
guāng
1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2 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3 使显赫:~大。~宗耀祖。4 景物:春~明媚。5 光滑:~滑。~洁。~泽。6 完了,一点不剩:杀~烧~。吃~用~。7 露着:~膀子。8 单,只:~剩下一口气。9 姓。
锦
jǐn
1 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旗。~屏。~标。~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山河”、“~~前程)”。~上添花。2 鲜明美丽:~霞。~缎。~笺。~鸡(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长,雌的羽毛暗褐色。饲养供玩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