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莲的拼音、解释、组词
目莲的简介:
mù lián
1.见"目连"。
1.见"目连"。
- AI解释
《目连》通常指的是佛教故事中的人物目连,也作“罗侯罗”或“须尼陀”,是释迦牟尼佛之子。在汉传佛教中,《救出母亲记》、《盂兰盆经》中的目连是一位孝顺的儿子,为了解救被饿鬼道的母亲而修行禅法,并最终通过佛教仪式和方法成功地将母亲从苦海中救了出来的故事。这个故事强调了孝道以及修行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目连”这一词语的详细解释:
- 人物背景:在佛教经典中,目连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也是佛陀早期的弟子之一。
- 故事核心:主要讲述的是目连为救出被饿鬼所困的母亲而进行的一系列修行和仪式的故事。这个故事通过宣扬孝道、慈悲与佛法的重要性,成为了流传甚广的一个佛教传记。
- 文化影响:在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中,《盂兰盆节》(或称“中元节”)就是为了纪念目连救母的故事而设立的节日之一。
以下是五个使用了“目连”的造句:
- 在《救出母亲记》中,目连通过修行和布施最终解救了他的母亲。
- 传说中的目连不仅智慧超群,还非常孝顺,他用自己的修行帮助了众多苦难之人。
- 每年盂兰盆节期间,人们会诵读《盂兰盆经》,以此纪念目连救母的故事。
- 通过目连的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孝道、慈悲和佛教智慧的知识。
- 在一些寺庙中,还会举办“盂兰盆法会”,纪念目连救母的精神,并帮助超度众生。
这些造句均基于目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及故事背景。
分词解释
目
mù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
莲
lián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子大而圆。花大,有粉红、白色两种。种子称“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内,合称“莲蓬”。地下茎肥大而长,有节,称“藕”。种子和地下茎均可食(亦称“荷”、“芙蓉”、“芙蕖”、“菡萏”):~藕。~房(❶莲蓬;❷指僧人的居室)。~座(❶莲花的底部;❷佛像的座位,由佛座多为莲花形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