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词的拼音、解释、组词

模态词的简介:

mó/mú tài cí
最初指反映事物的必然性、可能性的“必然”、“可能”等词。后来又用这些词表达人们认识的确实性程度。20世纪以来,模态词的范围扩大到“应当”、“必须”、“允许”、“禁止”等。

  • AI解释

模态词,在语言学和逻辑学中,指的是那些用来表示可能性、必要性、许可、义务或意愿等情态意义的词汇。这些词往往带有表达说话者对所陈述命题态度的作用,如“可能”、“必须”、“可以”、“应该”、“能够”等。

详细解释

  1. 可能性:用于描述某个事件或状态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比如使用“或许”、“也许”。
  2. 必要性:表明某种情况是必需的、不可避免的,例如使用“必然”、“必须”。
  3. 许可性:涉及对某一行为或状况是否被允许的态度,如“可以”、“能够”等。
  4. 义务性:指某种行为或者状态应当遵循的规范,常带有强制意味,比如“应该”、“必须”。
  5. 意愿性:表示某人希望或打算做某事,比如“想要”、“愿意”。

造句

  1. “他或许会来参加聚会,我们先等一等吧。”——此处使用了模态词“或许”,表达了一种可能性的态度。
  2. “我们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以确保安全。”——这里的“必须”体现了必要性的情态。
  3. “你可以选择去图书馆自学或者请家教辅导。”——通过“可以”,这里表达了许可性的语境。
  4. “我们应该支持环保,保护我们的地球。”——“应该”在此句中强调了一种义务或建议的语气。
  5. “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他是否愿意这样做是另一回事。”——在这一句话里,“能够”和“愿意”的使用区分了能力与意愿的不同。

这些模态词的应用体现了语境中的态度、观点以及说话者的意图,使得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和细腻。

分词解释

mó,mú

1 法式,规范,标准:~范。~式。楷~。~型。~本。~压。2 仿效:~仿(亦作“摹仿”)。~拟(亦作“摹拟”)。~写。3 特指“模范”:劳~。英~。

tài

1 形状,样:~度。状~。姿~。形~。神~。动~。静~。事~。情~。常~。变~。体~。生~。2 一种语法范畴,多表明句子的主语和动词之间关系。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