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1858-1927)的拼音、解释、组词

康有为(1858-1927)的简介:

kāng yǒu wéi/wèi (1858-1927)
近代政治家、思想家。广东南海人。光绪进士。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在北京联合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要求拒和抗战,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后与梁启超组织政治团体强学会、保国会,宣传变法。1898年受到光绪皇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组织保皇会。1917年伙同张勋复辟失败。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 AI解释

康有为(1858-1927):维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详细解释:

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戊戌变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出生于一个以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早年熟读经史,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厚的造诣。康有为提出了“托古改制”的理论,主张通过恢复古代圣王之道来改革制度、挽救时局。他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倡导维新变法,力主废除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西学与中学结合等思想。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在日本等地继续传播其政治理念,并著书立说。

造句:

  1. 学术研究中指出,康有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而且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思想引领者。
  2. 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提出了托古改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曾提出过许多创新性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
  4. 通过阅读康有为的著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变法运动。
  5.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期间依然坚持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些句子不仅说明了康有为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展示了他在维新变法中的贡献和经历。

分词解释

kāng

1 安宁:~乐(lè )。~平。~宁。2 空,空虚:萝卜~了。3 宽阔:~庄。~衢(四通八达的大路)。4 无病:~健。~复。~泰。健~。5 丰盛:小~。~年。6 姓。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