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年的拼音、解释、组词

圣人之年的简介:

shèng rén zhī nián
1.谓五十岁。孔子五十以学《易》﹐故有是称。或谓四十七岁之时。

  • AI解释

圣人之年》并非一个正式存在的词语或短语,但从其组成来看,“圣人”通常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而“之年”往往用来形容某人的某个年龄段或者特定时期。基于这个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拆解来构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提供5个相应的造句。

解释

圣人之年》可以理解为指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在智慧、道德或贡献方面达到顶峰的那个时间段。这个词组更多地用于文学和哲学探讨中,用来形容圣人在其生涯中的某个特殊阶段,他们达到了个人的巅峰状态,对社会、文化和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造句

  1. 在《圣人之年》,孔子提出了许多关于道德与教育的重要思想,他的言行极大地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2. 李白在《圣人之年》创作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展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3. 释迦牟尼在《圣人之年》,创立了佛教这一宗教体系,对亚洲乃至全球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4. 伽利略在《圣人之年》,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支持日心说的证据,挑战了当时普遍接受的地心说宇宙观。
  5. 女作家简·奥斯汀在其《圣人之年》完成了多部著名的小说作品,《傲慢与偏见》便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

请注意,“圣人之年”本身并不是一个固定词组,在不同的语境下,其具体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圣人之年”的理解而创建的示例,并非正式定义。

分词解释

shèng,kū

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