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业的简介:
dà yè
1.大功业﹐大事业。 2.谓帝业。 3.谓高深的学业。
1.大功业﹐大事业。 2.谓帝业。 3.谓高深的学业。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伟大的事业。【例】救国大业、经世大业
1. 伟大的事业。《书经.盘庚上》:「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三国演义》第一二回:「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
2. 高深的学业。《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赞曰》:「下帷发愤,潜心大业。」
3. 隋朝炀帝的年号(西元605~616)。
《大业》一词在古代文献中通常指的是重要的事业或宏大的工程。在中国历史尤其是隋朝的历史语境里,“大业”特指隋炀帝杨广的年号,使用了从公元605年至618年间,共计十三年。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具有深远影响或者意义重大的事情。
详细解释
- 字面意思:由“大”和“业”两个汉字组成,“大”意味着规模宏大、重要性突出;“业”在古代指事业或功业。
- 历史语境:“大业”除了作为一个时间标志外,还与隋炀帝杨广有关。他利用这个年号来强调自己统治的重要性和帝国的繁荣。
造句
- 隋朝时期的大业工程如运河修筑,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也彰显了国家实力。
- 历史上评价大业是否成功,不仅仅看其建设的规模与速度,还要考虑这些成就能否长久造福后人。
- 在《隋书》中记载,大业年间,社会动荡不安,虽然建筑了壮观的运河但民间苦不堪言。
- 研究者们对于如何评价大业年间的政策仍然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有人认为它导致了国家衰落。
- 尽管隋朝的大业工程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从长远来看并未能稳固帝国基础,最终导致了政权的覆灭。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大业”这个词在历史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所蕴含的内容。
分词解释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业
yè
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5 从事:~医。~商。6 财产:产~。7 既,已经:~已。~经。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