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汤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混汤子的简介:
yī hùn/hún tāng/shāng zǐ
1.一齐,统统。
1.一齐,统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统统、一概。《红楼梦》第八八回:「不管上上下下,一混汤子的混骂。」
实际上,“一混汤子”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可能是个错别词或者方言俚语。在现代汉语中没有找到与“一混汤子”完全匹配的词语定义或用法。“一混汤”听起来像是某些地方口语中的说法,但具体含义需要依据具体的使用场景来推测。
不过,“汤”通常指的是粥或汤类的食物;而“混汤”可能是指一些没有明确界限、内容杂乱的状态。如果按照这个理解来分析的话,“一混汤子”可能是形容某个事物或者状态的比喻表达,意指混乱、模糊不清的状态。但请注意,这种解释并非标准汉语术语,并且可能存在多种解读。
为了更好地帮助您理解和使用,以下是五个假设性造句:
- 这些文件资料整理得太乱了,简直就是一混汤子。
- 他说话做事总是这么一混汤子的,让人捉摸不透。
- 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安排得有些混乱,有点儿像是一混汤子。
- 谈判过程很复杂,双方意见交织在一起,结果就成了这般的“一混汤子”局面。
- 由于时间紧迫,这次会议的议程安排得很杂乱,简直就像一锅乱炖出来的“一混汤子”。
请注意以上句子是基于对“一混汤子”的理解构建的,并非其实际用法。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背景或者确认词组的具体含义。
分词解释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混
hùn,hún
1 搀杂在一起:~杂。~和。~同。~淆。~为一谈。2 乱,胡乱:~乱。~世魔王。3 蒙,充:蒙~。~充。~进。鱼目~珠。4 苟且度过:胡~。~事。
汤
tāng,shāng
1 热水:~雪。赴~蹈火。扬~止沸。2 煮东西的汁液:米~。参(shēn )~。3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菜~。清~。4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泉(温泉)。~山(在中国北京市)。5 中药的剂型:~剂。~药。6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