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蔽耳目的拼音、解释、组词

防蔽耳目的简介:

fáng bì ěr mù
防:挡;蔽:挡住。堵住耳朵,遮住眼睛。比喻蔽塞视听。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堵住耳朵,遮住眼睛。谓蔽塞视听。魏书.卷十三.皇后传.宣武灵皇后胡氏传:「太后自以行不修,惧宗室所嫌,于是内为朋党,防蔽耳目,肃宗所亲幸者,太后多以事害焉。」

1. 堵住耳朵,遮住眼睛。谓蔽塞视听。《魏书.卷一三.皇后传.宣武灵皇后胡氏传》:「太后自以行不修,惧宗室所嫌,于是内为朋党,防蔽耳目,肃宗所亲幸者,太后多以事害焉。」

《防蔽耳目》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有时出现,但通常作为成语使用时较为少见。根据其字面意思,“防”是防范、防止的意思;“蔽”有遮蔽、掩盖之意;“耳目”比喻人的听觉和视觉或消息的来源。从这个解释来看,《防蔽耳目》可以理解为防止信息被遮蔽或隐瞒,以确保能够接收到真实的信息。

不过,在古代典籍中,“防蔽耳目”往往作为一个整体表达使用,并且可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语境。若要准确解释其含义和用法,则需要结合具体的文段进行分析。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广泛使用“防蔽耳目”的说法,但我们可以根据其字面意思推测它应该用于强调保护信息的透明度,防止信息被扭曲或隐瞒。

为更贴近表达原意,可以将其解释为:“防范和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信息遮蔽或误导,确保能够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

造句:

  1. 在反腐斗争中,必须防蔽耳目,确保媒体能够自由报道事实真相。
  2. 防蔽耳目是我们获取全面信息的关键,任何隐瞒或虚假都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3. 为了防止谣言四起,我们需要防蔽耳目的机制来保证消息的透明与真实。
  4.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我们应该努力防蔽耳目,避免被偏见和错误信息蒙蔽双眼。
  5.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以达到防蔽耳目的效果,确保公众能够接收到准确无误的消息。

分词解释

fáng

1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止。~备。预~。~范(防备,戒备)。~患未然。~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2 守卫:~守。边~。海~。3 堤坝:~堤。“以~止水”。4 抵得,相当:百夫之~(抵得上百人的人)。

1 遮,挡:~野。遮~。掩~。2 隐藏:~匿。隐~。3 欺骗,隐瞒:蒙~。~美扬恶。4 概括:一言以~之。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