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的拼音、解释、组词

总兵的简介:

zǒng bīng
1.集中军队;统领军队。 2.官名。明代遣将出征,别设总兵官﹑副总兵官以统领军务。其后总兵官镇守一方,渐成常驻武官,简称总兵。清因之,于各省置提督,提督下分设总兵官及副总兵官。总兵所辖者为镇,故亦称总镇。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统领军队。《隋书.卷四○.元谐传》:「上敕谐曰:『公受朝寄,总兵西下。』」《宋史.卷二五.高宗本纪二》:「以周望为两浙、荆湖等路宣抚使,总兵守平江。」

2. 职官名。明朝设置,为一高级武官,奉令统军镇守。清时为绿营兵的高级统将,位次提督。

总兵》是古代中国军事体系中的一个官职名称,主要负责统领一定的军区或作战部队。它在明清时期尤为常见,指的是地方高级武官之一,级别和权力相对较大,可以指挥和调遣一定数量的军队,并管理该地区的军事事务。总兵之下往往设有副将、参将等辅助军官。

详细解释

  • 职责与权限总兵负责统领一省或一重要地区的所有军队,有较大的决策权,在战时可以直接指挥作战行动。
  • 设置情况:清初,总兵多设在重镇或边疆省份,用以防御外敌入侵;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军事体制的变化,总兵的职能有所调整。

造句

  1. 在抗倭战争中,戚继光所部总兵官屡建奇功,为国家的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
  2. 清初平定三藩之乱时,总兵赵良栋率军攻入云南,对稳定西南局势起了关键作用。
  3. 明代嘉靖年间,宁远总兵戚继光在东北边防上大展宏图,为保卫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
  4. 清朝康熙时期,为了抵御沙俄入侵,在黑龙江地区设置了黑龙江将军和总兵官等重要军职。
  5. 南明政权在1648年授予张名振镇守长江入海口的职位,他被任命为副总兵,并代理总兵职务。

这些例子反映了《总兵》这一官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与作用。

分词解释

zǒng

1 聚合,聚在一起:~之。~数。~体。~结。汇~。2 概括全部,主要的:~纲。~则。3 为首的,最高的:~司令。~裁。~经理。~统。4 束系,束头发:~角(jiǎo )。5 经常,一直:~是这样。6 一定,无论如何:~归。“万紫千红~是春”。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