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造地设的拼音、解释、组词
天造地设的简介:
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然所成就的。※语或出宋.陆游〈南园记〉。后亦用「天造地设」形容人或事物彼此配合得自然得体,浑然天成。
2. ※宋.陆游〈南园记〉(据《陆放翁全集.放翁逸稾.卷上》引)庆元三年二月丙午,慈福有旨,以别园赐今少师平原郡王韩公。其地实武林1>之东麓2>,而西湖3>之水汇于其下,天造地设,极山湖之美。公既受命,乃以禄入之余,葺为南园。因其自然,辅以雅趣。 〔注解〕 (1) 武林:山名。指武林山,位在杭州市北边。 (2) 东麓:东边山麓。麓,音ㄌㄨˋ,山脚。 (3) 西湖:湖泊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城西。由钱塘江泥土积塞湾口而成,周三十里。风景极佳,为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3. 「天造地设」指事物乃天地的力量所形成,也就是天然所形成的。此语见于宋代陆游的〈南园记〉。宋宁宗庆元三年二月丙午,宪圣太后赐与少师平原郡王韩侂胄一处别园,经过修筑整建后,取名「南园」。南园位于浙江杭州市武林山东麓,山脚下是西湖湖水汇集处,自然天成的景色,可说是山光水色中最为美丽的。后来「天造地设」就是用来指天然所成就的,亦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彼此配合得自然得体,浑然天成。
1. 天然造就的事物。形容人或事物彼此配合得自然得体,浑然天成。【例】他俩不论外形、个性都十分相配,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1. 天然所成就的事物。《西游记》第一回:「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形容人或事物彼此配合得自然得体,浑然天成。《孽海花》第七回:「怎么这个天造地设、门当户对的女貌郎才,你们倒想不到?」也作「天授地设」、「天生地设」。
词语详解
天造地设: - 释义: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事物自然形成,完美无缺,好像不是人力所能造成的。它形容某些事物或景象天然具有完美的形态和结构。 - 出处: “天造地设”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比喻表达,用来描绘那些看起来天生就具备某种理想状态的事物。 - 用法: 通常用于赞美自然景观、建筑布局或是艺术创作等方面。
造句
- 这片森林中,树木之间形成了一条天然的小径,仿佛是天造地设一般,让人心旷神怡。
- 那座古堡的布局设计得如诗如画,宛如天造地设,让人赞叹不已。
- 湖边那棵千年老树的姿态优美,它的枝叶分布就像是经过天造地设精心布置的一样。
- 他笔下的山水画,用色和构图都自然流畅,仿佛是天造地设的杰作。
- 这个城市公园里的湖水与四周的山景相映成趣,真可谓天造地设、美不胜收。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天造地设”这一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方式和表达效果。
分词解释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zào
1 制作,做:制~。创~。~物。~反。~孽。建~。~表。~册。~价。~型。粗制滥~。2 瞎编:胡编乱~。捏~。3 成就:~诣。4 培养:~就。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甲~。乙~。6 到,去:~访。7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晚~。8 时代,年代:末~。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shè
1 布置,安排:~立。~置(a.设立;b.安装)。~宴。2 筹划:~计。~法。3 假使:假~。~或。~身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