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过的简介:
bù guò
1.无差错。 2.不超越;不能超越。 3.不经过;不进入。 4.不能通过,有阻碍。 5.过意不去。 6.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意谓到了极点。 7.副词。只;仅仅。 8.连词。只要。 9.连词。只是。 10.螳螂的别名。
1.无差错。 2.不超越;不能超越。 3.不经过;不进入。 4.不能通过,有阻碍。 5.过意不去。 6.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意谓到了极点。 7.副词。只;仅仅。 8.连词。只要。 9.连词。只是。 10.螳螂的别名。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但是。【例】虽然表面上看,你的意见也言之成理,不过却禁不起深入分析。
2. 放在动词后面,指不能胜过或完成不了。【例】比不过、瞒不过、说不过
3. 只、仅仅。【例】他不过是个孩子,你就别和他计较了。
4. 放在形容词后面,表示非常的意思。【例】这些花再美丽不过了。
1. 仅仅,只。指不超出某种范围。《新唐书.卷一五九.卢坦传》:「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老残游记》第一回:「相隔不过一点钟之久,那船来得业已甚近。」
2. 无法超越、凌驾。《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
3. 但是。《红楼梦》第五七回:「也没什么要紧。不过我想著宝姐姐也在客中,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他要,太也托实。」
4. 放在形容词后面,表示非常的意思。《儒林外史》第一八回:「这位胡三先生虽然好客,却是个胆小不过的人。」
5. 放在动词后面,指完成不了或承受不了此事。《朱子语类.卷五二.孟子.公孙丑上之上》:「公孙丑问孟子『动心否乎』,非谓以卿相富贵动其心;谓伯王事大,恐孟子担当不过,有所疑惧而动其心也。」《红楼梦》第六七回:「旺儿见这话,知道刚才的话已经走了风了,料著瞒不过,便又跪回道:『奴才实在不知。』」
《不过》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语,主要作为连词使用。它有两层含义:
- 表示转折:用来引出话题时的转折或补充说明,并非完全否定前面所说的情况,常带有轻微的转折意味。
- 表示限制:用于限定事物的程度、范围等,以示不是绝对的意思。
造句
- 这个计划确实面临不少挑战,不过我们有信心克服它们。
- 尽管他年纪不大,不过他的经验却非常丰富。
- 虽然天气不好,不过我们还是决定去野餐。
- 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不过内容却是十分深刻的。
- 他虽然在比赛中落败了,不过仍然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赞赏。
这些句子中,“不过”被用来表达对某个情况的补充说明或转折,增加了语句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分词解释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过
guò,guo,guō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7 错误:~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