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全责备的拼音、解释、组词
求全责备的简介:
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求全」,要求完美。语出《孟子.离娄上》。「责备」,苛求完备。语本《管子.形势解》。「求全责备」指对人或事要求完美无缺。△「吹毛求疵」
2. 1、「求全」:《孟子.离娄上》孟子曰:「有不虞1>之誉,有求全之毁2>。」 〔注解〕 (1) 虞:预料、猜想。 (2) 毁:诽谤。 2、「责备」:《管子.形势解》明主之官物1>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而责2>必备。夫虑事定物,辩明礼义,人之所长,而蝚蝯之所短也;缘高出险,蝚蝯之所长,而人之所短也。以蝚蝯之所长责人,故其令废而责不塞,故曰:「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蝚蝯饮焉。」 〔注解〕 (1) 官物:授人官职。 (2) 责:要求。
3. 「求全责备」系由「求全」及「责备」二语组合而成。「求全」语出《孟子.离娄上》,「责备」语本《管子.形势解》的记载,孟子认为:一个人有出乎预料之外而得到的声誉,也有力求完美而导致的毁谤(即「求全之毁」);正因为毁誉由人而不在己,君子固当不为所惑而行所当行。根据《管子.形势解》的记载,管子阐释了明君和昏君的差别︰英明的君主在授人官职时,必定会任用他的长处,而避免任用他的短处,这样一来,做事自然能够顺利成功;而昏庸的君主不知道人们各有其长处与短处,因此随意任用,却又苛求他们一定要把事情做到完美无缺(即「责必备」)。「求全之毁」和「责必备」便合在一起形成「求全责备」这个成语,用来指对人或事要求完美无缺。
1. 责,苛求。备,完备。求全责备指对人或事要求完美无缺。【例】小孩子都有缺点,当父母的人不宜求全责备,要他样样都好。
1. 责,苛求。备,完备。求全责备指对人或事要求完美无缺。明.邵璨《香囊记》第一○出:「老拙信口嘲来,不可求全责备,拚得罚酒了。」《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我们如今,也只好略迹原心,倘若求全责备起来,天底下那里还有甚么好人呢?」
《求全责备》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用来形容苛求别人或事物必须完美无缺,不允许有任何缺点。这个词中的“求”意味着寻求、要求;“全”指的是完整、全部;“责备”则是指批评、指责的意思。
详细解释:
- 词义:求全责备原意是指对人或事的要求过高,苛求其完美无缺,不允许有任何缺点或错误。
- 语境应用:通常用来描述那些过分挑剔他人或者事物的人。也可以用在反思自己的时候,指出自己过于严格要求的标准。
造句示例:
- 小明总是喜欢求全责备别人,因此他在团队里并不受欢迎。
-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误,并不应当求全责备。
- 李老师为人宽容大度,从不会求全责备自己的学生。
- 他太过于求全责备了,以至于连自己都不满意。
- 在工作中,我们应避免过分苛求同事,不应求全责备他们的每一点小错误。
通过这些句子的使用,“求全责备”一词被赋予不同的语境和色彩,在日常表达中更加生动形象。
分词解释
qiú
1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2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3 需要:需~。供过于~。quán
1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完~。智勇双~。求~责备。2 整个,遍:~部。~国。~民。~神贯注。~心~意。3 都:代表~来了。4 使不受损伤:保~。5 姓。zé,zhài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任。尽~。负~。职~。专~。~无旁贷。2 要求:~求。~令。~成。3 指摘过失:求全~备。~怪。斥~。~罚。谴~。4 质问,诘(jié)问:~问。~难。~让。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杖~。bèi
1 具备;完备:具~。完~。求全责~(要求全面、完美)。2 预备;准备:预~。防~。准~。筹~。~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注。~忘录。3 设备:设~。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