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的拼音、解释、组词

八仙的简介:

bā xiān
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铁拐李(李铁拐)、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人。相传神通广大,一日同赴蟠桃会,归途中经过大海,他们乘上各自的宝物渡海。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神话传说中的八位仙人,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人。【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 神话传说中的八位仙人:(1)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人。见《四游记.东游记.第五五回》。(2)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见明.杨慎《升庵外集》卷一三。也称为「蜀中八仙」。

2. 唐代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琏、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位皆善饮酒赋诗,称为「八仙」。

《八仙》的详细解释

“八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著名的神话传说,代表的是道教中的八位神仙。他们分别是:

  1. 吕洞宾:手持宝剑。
  2. 汉钟离:头戴铁冠,右手持芭蕉扇(又名折子扇)。
  3. 张果老:倒骑驴或骑鹤。
  4. 蓝采和:身穿蓝衫,手提花篮。
  5. 曹国舅:身着朝服,手持玉版。
  6. 何仙姑:穿着白衣,头戴荷叶冠。
  7. 韩湘子:左手持笙(一种管乐器)。
  8. 铁拐李:右手持葫芦,左腿为拐杖。

八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朝,但他们的形象在元代才开始固定下来。八仙的故事和形象在中国民间文化中非常流行,经常出现在文学、戏剧、绘画及建筑雕刻等艺术形式中。八仙形象也常被用于装饰或作为吉祥寓意的象征物,如瓷器、玉器以及各种日用品上。

造句

  1. 在这个春节晚会上,表演者们以“八仙过海”为主题,带来了精彩的舞蹈。
  2. 他们的手工艺品中常常可以找到八仙的形象,这不仅体现了传统的文化元素,还象征着吉祥和和谐。
  3. 这套茶具上绘制了八位神仙,寓意着长寿、快乐与幸福。
  4. 那个古老的戏台上正上演着“八仙过海”的戏剧故事,引得观众们连连叫好。
  5. 为了庆祝公司的成立三十周年,他们决定举办一场以八仙为主题的晚宴。

分词解释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xiān

1 神话中称有特殊能力、可以长生不死的人:~人。~女。~子。~界。~境(①仙人居住的地方; ②形容景物美好的地方)。~风道骨。~山琼阁(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景)。2 具有高超才能的人:诗~。酒~。3 婉称死:~去。~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