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地翻天的拼音、解释、组词
覆地翻天的简介:
指发生极大的事。也比喻亡国。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天翻地覆」。见「天翻地覆」条。
2. 此处所列为「天翻地覆」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六拍〉(据《乐府诗集.卷五九.琴曲歌辞三》引)怪得春光不来久,胡中风土无花柳。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1>。姓名音信两不通,终日经年常闭口。是非取与在指㧑,言语传情不如手。 〔注解〕 (1) 北斗:星座名。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称为「北斗」。
3. 此处所列为「天翻地覆」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唐朝诗人刘商,字子夏,彭城人,少时博学强记。大历进士,官至检校礼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他能文善画,喜好道术,诗以乐府见长。著有〈胡笳十八拍〉传世,当时儿童妇女皆能诵之。〈胡笳十八拍〉是叙述汉末才女蔡琰陷胡的坎坷际遇。蔡琰,东汉陈留圉人,名儒蔡邕之女。幼承家学,博览群籍,深谙音律。献帝初平二年(西元191),被入侵的羌胡掳至北方,为南匈奴左贤王去卑胁迫成亲,从此羁留胡地十二年,并育下二子。曹操当政后,念及与蔡邕的旧日情谊,遣使前往胡地,将蔡琰赎回。〈胡笳十八拍.第六拍〉中,描述蔡琰身居胡地,看到全然异于故乡的风土民情,不禁感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故,就像天地整个翻覆过来一般。后来「天翻地覆」就用来形容巨大地改变原有的情状。
1. 比喻巨大的变化。明.杨珽《龙膏记》第一八出:「你道他两个覆地翻天,射影吹沙,舞爪张牙。」也作「番天覆地」、「翻天覆地」。
词语“覆地翻天”通常用来形容事情变化之大,影响之广,几乎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它的字面意思是指大地被覆盖,天空被翻转过来,实际上在汉语中更侧重于强调事物的彻底改变、巨大的变化或严重的后果。
详细解释
- 覆地:意味着土地被覆盖。
- 翻天:指的是天地颠倒,形象化地形容了极大的变动。
这个词常用来比喻社会的巨大变革、自然现象的极端破坏力,或是事物发生根本性的逆转等情形。在文学作品和口语表达中经常使用这个词语来突出事情的变化之剧烈。
造句
- 自从政府推出了新的经济政策之后,整个国家的经济格局仿佛发生了覆地翻天般的变化。
-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小镇瞬间被覆地翻天般摧毁,原本平静的生活变得不可预测。
- 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公司竟然实现了覆地翻天的增长,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
- 他的人生经历就像覆地翻天的剧本一般曲折离奇,经历了许多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 面对这次重大的改革,公司的高层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将是企业历史上的一次覆地翻天的变化。
分词解释
fù
1 遮盖,蒙:~盖。~溺。~蔽。~被(遮盖,喻恩荫)。~庇。2 翻,倾倒,败,灭:~舟。颠~。~灭。~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没(mò)。~水难收。~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后车之鉴。3 同“复”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fān
1 歪倒(dǎo ),反转,变动位置,改变:推~。~车。~卷。~滚。~腾。~工。~阅。~身。~地。~修。~建。~改。~脸。人仰马~。~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气势非常壮大)。~云覆雨(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2 数量成倍的增加:~番。3 越过:~越。4 飞。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