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之责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让之责的简介:

bù ràng zhī zé
让:推让;责:责任。不可推让的责任。

  • AI解释

实际上,“不让之责”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成语,它看起来像是将“不”的含义与“让”和“责任”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假设性表达。在中文里,“不让”通常指的是不愿意退让、保持自己的立场或位置;而“责任”则是指一个人应当承担的工作或义务。“之责”在这里似乎想要表明的是某种责任或职责。

根据这个理解,我们可以推测“不让之责”的含义可能是:在面对不应妥协的职责或任务时,勇于担当和坚持的原则。不过,为了使这个表达更加合理和易于理解,我们将其解释为一种积极承担职责、即使面临困难也不轻易退缩的精神状态。

以下是五个基于这种假设性解释的造句:

  1. 尽管工作非常辛苦,他始终认为这是自己的“不让之责”,因此从不抱怨。
  2. 在团队讨论中,她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表示这既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她的“不让之责”。
  3. 作为一名领导者,在面对挑战时,必须展现出“不让之责”的精神,以确保团队能够持续前进。
  4. 不让之责”不仅体现在工作上,还应该延伸到生活中,比如在家庭事务中也要积极承担责任。
  5. 面对行业变革带来的压力,他始终保持乐观态度,并将其视为一种“不让之责”,努力适应新环境。

分词解释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ràng

1 不争,尽(jǐn)着旁人:~步。~位。谦~。2 请:~茶。3 许,使:不~他来。4 任凭:~他闹去。5 被:~雨淋了。6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出~。转(zhuǎn )~。7 闪避:~开。当仁不~。8 责备,谴责:“二世使人~章邯”。9 古同“攘”,侵夺。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zé,zhài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任。尽~。负~。职~。专~。~无旁贷。2 要求:~求。~令。~成。3 指摘过失:求全~备。~怪。斥~。~罚。谴~。4 质问,诘(jié)问:~问。~难。~让。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