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游子的简介:
yóu zǐ
离家远行或长年客居外乡的人:海外游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离家远行或长年客居外乡的人:海外游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离家远游的人。【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诗)
1. 离家远游的人。《文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唐.李白〈送友人〉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也作「游子」。
《游子》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离家远行、长期在外的人,他们可能由于求学、工作或者家庭原因远离家乡。这个词不仅指身在外地的人,还常常带有一种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详细解释
- 词源:“游”在这里表示旅行或漂泊,“子”是对人的一种尊称,在这里用来形容远行在外的人。
- 情感色彩:这个词语往往带有淡淡的怀乡之情、思乡之感,体现了一种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团聚的心情。
造句
-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表达了他对游子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他对于家乡亲人无尽的思念。
- 王维在他的诗作中也经常提到“游子”,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诗句,直接表达了一个游子对家人的深切怀念。
- 在现代文学作品里,“他成了一个真正的游子,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夜晚的每一个角落都让他思念着远在故乡的父亲和母亲。”
- “每当夜深人静时,她都会想起远方的亲人,作为一个游子,她的内心充满了对家人的深深怀念。”
- “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不得不离开家乡,成为一个远方的游子。虽然他的工作很成功,但他心中始终有一片土地和一份牵挂——那就是故乡。”
这些造句不仅展示了“游子”这个词的基本含义,还反映了它在文学作品中所承载的情感与故事,进一步加深了读者的理解。
分词解释
游
yóu
1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泳。~水。2 从容地行走:周~。~历。~逛。~兴(xìng)。~记。~说(shuō)。~山玩水。3 〈书〉交往,来往:交~。4 不固定:~资。~走。~牧。~行。~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击。~弋。~离。~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5 河流的一段:上~。中~。下~。6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