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领的拼音、解释、组词

佐领的简介:

zuǒ lǐng
1.清代八旗组织基本单位名称。是满语"牛录"的汉译。掌管所属户口﹑田宅﹑兵籍﹑诉讼等。初时一佐领统辖三百人,后改定为二百人。其长亦称佐领,世袭者称为世管佐领,选任者称为公中佐领。 2.晩清建立水师,一舰之长称管领,其助理者称佐领。

  • AI解释

佐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军事编制单位,也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含义的词汇。其正式定义如下:

佐领:清代兵制之一种,亦称“佐”,是满族八旗制度中的基层行政组织。在清初,一佐辖五甲(每甲50人),后来根据军事需要,佐的数量逐渐增加到十甲或十五甲不等,即一佐统率50人或75人。佐领之下设甲长、丁内、骁骑校等职官。

以下是使用“佐领”这个词的五个造句:

  1. 在清代八旗制度中,每个满洲士兵都必须隶属于某个特定的佐领单位。
  2. 由于作战需要,清军在某次战役中增加了多个新设的佐领以增强兵力配置。
  3.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描述了某个被选为佐领的年轻人如何带领他的甲士抗击外来侵略者。
  4. 在故宫博物院展出的一件清代文物上,清晰地刻有“某旗某某佐领”的字样,这表明该物品曾属于某个特定的军事单位。
  5. 虽然今天“佐领”已不再是实际存在的行政或军衔职位名称,但其背后承载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研究价值依然重要。

分词解释

lǐng

1 颈,脖子:引~而望。2 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口。~结。~带。~章。3 事物的纲要:~袖。要~。提纲挈~。4 带,引,率(shuài):带~。率(shuài)~。~头。~衔。5 治理的,管辖的:~海。~空。~土。~域。占~。6 接受,取得:~奖。~命。~款。~教(jiào )。招~。7 了解,明白:~悟。~略。心~神会。8 量词,用于衣服、席、箔等:一~席。9 同“ 岭 ”,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