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仁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志士仁人的简介:
zhì shì rén rén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具有理想抱负和道德仁心的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宋˙陆游˙跋傅给事帖: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非复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
1. 有节操、有理想,积极进取,体现仁德的人。【例】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 具有理想抱负和道德仁心的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宋.陆游〈跋傅给事帖〉:「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非复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
《志士仁人》是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具有高尚情操、追求正义的人,在面对抉择时,不贪生怕死,反而会为了维护仁义道德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里的“志士”指的是抱负远大、品行端正的男子,“仁人”则是指注重仁爱之心和道德修养的人。
详细解释:
- 志士:有远大理想、志向的人。
- 仁人:注重品德,追求仁义的人。
- 无求生以害仁: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做损害仁德的事情。
- 有杀身以成仁:愿意牺牲自己来实现或维护仁义。
造句:
- 这些志士仁人,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
- 在危急时刻,许多普通人也能成为真正的志士仁人,为了他人而挺身而出。
- 真正的志士仁人是不会被金钱、权力所动摇的,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对他人的关爱。
- 作为一名教师,我努力做一名志士仁人,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传播真善美。
- 在这次灾难救援中,许多志愿者展现了作为志士仁人的本色,不计个人安危地救助他人。
这些造句旨在通过不同的场景和身份,展示“志士仁人”这一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分词解释
志
zhì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标~。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6 姓。
士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
仁
rén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①仁爱与正义;②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3 姓。
人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