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化为碧的拼音、解释、组词

血化为碧的简介:

xuè huà wéi bì
碧:碧玉。人死后血液凝固为碧玉。形容为正义而流的鲜血。比喻人的精诚所至。

  • AI解释

词语详解:血化为碧

血化为碧”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鲜血被泥土或某种深色物质染得如同碧玉一般青翠的颜色。这个成语常用于描绘战斗场景中激烈的场面,以及英勇牺牲的情景。

成语解析:

  • 字面意思:“血”指的是流出来的血液;“化为碧”则描述血液因为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而变成碧绿色。
  • 引申意义:通过比喻的手法,突出战斗之激烈,使原本鲜红的血液在特定环境或条件下显得异常深邃、幽绿。这种变化不仅仅是颜色上的改变,更是情感和氛围上的强化。

造句示例:

  1. 在那场旷日持久的激战中,战士们的鲜血洒满了战场,最终化为一片碧绿,仿佛是大自然用它最深沉的颜色向英勇的士兵们致敬。
  2. 当他冲入敌阵时,刀剑挥舞间溅起片片血花,渐渐地这殷红之色在沙土上晕染开来,犹如化为了翠绿色,令人叹为观止。
  3. 战争结束后,整个战场如同一幅画卷,红色的血液与绿色植被相互交融,在夕阳余晖下显得格外凄美而悲壮,真可谓“血化为碧”。
  4. 虽然敌人被一一击退,但战场上留下的痕迹却难以抹去——满地都是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碧绿之色,仿佛每一滴鲜血都在诉说着不屈的英雄故事。
  5. 历史上的这一页值得永远铭记,在那片土地上,无数英灵化为碧血长存。每当看到这些绿色植被覆盖的战场遗址时,人们心中总会涌起深深的敬仰之情。

通过上述解释与造句,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血化为碧”这一成语背后蕴含的意义及其表达的情感。

分词解释

xiě,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3 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1 青绿色的玉石:~玉。2 青绿色:~绿。金~辉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