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让的拼音、解释、组词

德让的简介:

dé ràng
1.《国语.周语下》:"昔史佚有言'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居俭动敬,德让事咨,而能避怨,以为卿佐,其有不兴乎!"本谓为人的品德应谦让。后即指礼让。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德让”通常指“道德上的谦让”,或者是形容一个人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主动地礼让他人。这个词主要用来描述个人行为和品德。

详细解释:

  • :指个人的道德修养、品行。
  • :指礼貌地退一步或给予对方优先权的行为,体现的是谦逊与宽容的精神。

德让”这个词更多地用于形容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并且在面对各种情况时能够表现出谦和礼让的态度。这种品质被广泛认为是良好社会交往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造句:

  1. 他是一位真正的君子,无论何时都能做到‘德让’,从不争强好胜。
  2. 这次公司内部晋升机会,小王因为他的‘德让’精神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3. 在团队合作中,具备‘德让’之心的人更容易获得同事的尊重和支持。
  4. 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德让’,对于培养其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道德观念非常重要。
  5. 面对利益冲突时,采取‘德让’的态度往往是解决争端、增进和谐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这些造句的例子可以看到,“德让”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表现,也是一种美德和价值观的体现,在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分词解释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

ràng

1 不争,尽(jǐn)着旁人:~步。~位。谦~。2 请:~茶。3 许,使:不~他来。4 任凭:~他闹去。5 被:~雨淋了。6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出~。转(zhuǎn )~。7 闪避:~开。当仁不~。8 责备,谴责:“二世使人~章邯”。9 古同“攘”,侵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