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及的拼音、解释、组词

耳濡目及的简介:

ěr rǔ mù jí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AI解释

词语解释

耳濡目及”是一个成语,出自宋·杨万里《诚斋集·跋程史》:“耳濡目击,不觉手之舞,足之蹈也。”这里的“耳濡目及”并非常见的“耳濡目染”的意思。实际上,“耳濡目及”中的“及”字,在古文中通常表示“到”,所以这个成语原意是形容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在、随时可见,即耳朵听得到,眼睛看得到的意思。由于这句话的表述较为复杂,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常用此词。

在现代汉语中,“耳濡目及”较少单独使用,更多的是借用了其含义“到处都是、随处可见”,如:

  1. 我们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对这些事物已经是耳濡目及了。
  2. 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几乎无处不是美丽的风景,令人感觉到了耳濡目及的自然之美。

造句

  1. 在这个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可以说是在“耳濡目及”之下生活的。
  2. 我们经常在电视和网络上看到这些自然灾害的画面,几乎已经形成了一种“耳濡目及”的感觉。
  3. 这个城市的公园和绿地非常多,居民们已经习惯于每天都能走到自然之中,这种亲近自然是他们生活中的“耳濡目及”。
  4. 那些古建筑虽然历经岁月,但依旧保存完好,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可以说是在“耳濡目及”的环境中成长的。
  5. 在这个小村庄里,人们每天都能看到山川秀美、四季分明的变化,可以说他们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美景中“耳濡目及”长大的。

分词解释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

1 从后头跟上:来得~。赶不~。2 达到:~格。~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过犹不~。3 趁着,乘:~时。~早。~锋而试。4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