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遮普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旁遮普人的简介:
páng/bàng zhē pǔ rén
南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印度哈里亚那邦和旁遮普邦。约8225万人(1985年)。说旁遮普话。巴境内的信伊斯兰教,印境内的信印度教、锡克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商业,山区有畜牧业。
南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印度哈里亚那邦和旁遮普邦。约8225万人(1985年)。说旁遮普话。巴境内的信伊斯兰教,印境内的信印度教、锡克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商业,山区有畜牧业。
- AI解释
《旁遮普人》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一个区域——旁遮普(Punjab)的人群。旁遮普地区是南亚次大陆上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中心之一,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的语言(如乌尔都语、印地语等)、以及多样的宗教信仰而闻名。
详细解释
- 地理背景:旁遮普位于印度的北部和巴基斯坦的东部,这个地区的居民通常会被称为“旁遮普人”。
- 文化特征:旁遮普文化的特色体现在其音乐(如比莱、拉格)中,还有各种传统节日和庆祝活动。旁遮普人在饮食习惯上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以小麦为主食,喜欢使用酸奶、黄油以及各种香料调味。
- 语言与宗教:该地区居民主要使用旁遮普语,并且多数信奉印度教或伊斯兰教。
造句
- 电影《旁遮普人》讲述了这个地区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故事。
- 她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位能够弘扬旁遮普文化的音乐家。
- 在旁遮普省,节日庆典总是充满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表演。
- 随着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许多旁遮普家庭被分散到不同的国家。
- 他们的饮食习惯深深根植于当地的农业传统中,比如种植小麦、大麦和其他谷物。
这些句子展示了“旁遮普人”这一词汇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方式。希望这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旁
páng,bàng
1 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2 其他,另外:~人。~的话。触类~通。责无~贷。~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落。3 广,广泛:~征博引。4 邪、偏:~门左道。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竖心~儿。
遮
zhē
1 挡:~蔽。~挡。~拦。~阳。~没(mò)。~阴。2 掩盖,掩蔽:~丑。~盖。~瞒。~掩。~人耳目。3 古同“庶”,众多。4 古同“者”,这。
普
pǔ
1 全,广,遍:~遍。~通。~查。~照。~天同庆。
人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