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相氏的拼音、解释、组词

方相氏的简介:

fāng xiāng/xiàng shì/zhī
1.周官名。夏官之属﹐由武夫充任﹐职掌驱除疫鬼和山川精怪。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逐疫或送丧行列前开道的神像。形貌可怖。黄帝曾令嫫母为方相氏;嫫母貌极丑陋,似逐疫驱鬼之神,故有以嫫母为逐疫之神的传说。见宋.张君房《云签七笈.卷一○○.轩辕本纪》。

2. 职官名。周置,掌驱疫逐鬼。

方相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角色,其形象和职能主要见于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在古籍如《周礼》中,《方相氏》是指掌管驱除恶鬼、保护人群免受邪灵侵扰的官职或神祇。

方相氏通常被描述为穿戴着狰狞面具的人形角色,手持戈或剑等武器,负责在重要的节日或仪式中引导民众驱赶鬼怪。此外,方相氏的形象也被认为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狄奥尼索斯酒神伴从之一——卡米罗斯的中国化形象。

详细解释

  • 身份与职责方相氏主要负责驱逐不祥之灵和保护人群免遭邪恶侵扰。
  • 形象特征:常常佩戴有狰狞面具,手持武器(如戈或剑)。
  • 重要性:在古代中国特定的文化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造句

  1. 在古代的祭祀仪式中,方相氏总是作为驱邪队伍的领头人出现。
  2. 方相氏的形象常被用作民间故事中的守护者,保护人们免受恶灵侵扰。
  3. 尽管《方相氏》是虚构的角色,但许多地方的民俗活动仍沿用了这一传统。
  4. 虽然现在我们不再进行古代的驱鬼仪式,但在某些特定节日中仍有象征性的模仿活动来传承文化。
  5. 方相氏的故事反映了古人对于未知和超自然力量的一种敬畏与尊重。

请注意,《方相氏》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较为罕见,并且主要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概念存在。上述解释基于传统的文献记载及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分词解释

fāng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3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4 一边或一面:~向。~面。5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7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9 违背:~命。10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11 才,刚刚:~才。如梦~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14 姓。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shì,zhī

1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2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太史~。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