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鮀之佞的拼音、解释、组词

祝鮀之佞的简介:

zhù tuó zhī nìng
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 AI解释

祝鮀之佞》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文公十八年》,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能言善辩、口才了得。祝鮀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以其出色的口才和外交才能著称。

解释:

  • 祝鮀:春秋时期的卫国大夫。
  • 之佞:“佞”在这里意为能说会道,善于辞令。
  • 用以形容人非常能言善辩、善于交际或诡辩。

成语通常用于贬义,暗示这种口才可能被用来欺骗或说服他人做不当之事。

示例造句:

  1.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官,往往都具备《祝鮀之佞》,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游刃有余。
  2. 他为人圆滑,说话总是带着一层掩饰的意味,看起来像是《祝鮀之佞》。
  3. 在那个充满利益纠葛的政治场合里,《祝鮀之佞》的人往往能迅速找到突破口。
  4. 尽管他的口才确实了得,但在他人看来,却有点儿像《祝鮀之佞》,似乎总带着点儿不真诚的味道。
  5. 那些擅长《祝鮀之佞》的律师,在法庭上总是游刃有余,能够为他们的客户找到最有利的辩护词。

这些句子展示了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方式和含义,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及使用场景。

分词解释

zhù

1 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福。~寿。~捷。~辞。馨香祷~。2 古代指男巫。3 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融。庙~。4 断:~发(fà)(断发,后指僧尼削发出家)。5 姓。6 古同“注”,敷涂。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