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目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目的简介:
zǐ mù
1.总目﹑总纲下的细目。
1.总目﹑总纲下的细目。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籍中从总纲内再分出的细目。【例】这本书在总纲下分三个子目,逐次讨论相关的内容。
1. 一种书籍条例。为总纲内再分出的细目。
《子目》这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但主要指在一个分类体系中,作为更具体、细分的部分存在。通常用于统计学或者目录学领域,用来细化某一类别或项目。
详细解释:
- 定义:在商品归类或者清单编制时,"子目"指的是一个更为具体的细目或者是进一步的细分部分。
- 作用:它使得分类更加详尽和精确,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统计、分析以及管理。
- 使用场合:通常应用于经济统计(如商品进出口分类)、海关报关、目录编制等领域。
造句:
- 在这次的商品进出口统计中,我们采用了更为细化的子目来记录各类产品的进口情况。
- 这份目录非常详细,每个产品都被分为了多个子目,确保每种商品都能被准确归类。
- 海关工作人员需要熟悉每一项货物对应的子目编码,以便快速准确地完成报关手续。
- 为更好地统计农产品的生产状况,农业局决定将各类作物细分到不同子目进行记录分析。
- 在这次目录编制过程中,我们加入了多个新的子目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
分词解释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目
mù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