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掴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耳掴子的简介:
ěr guāi zǐ
〈方〉耳刮子。
〈方〉耳刮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耳光。如:「父亲一气之下,赏了大哥几下耳掴子。」也作「耳光」。
《耳掴子》是北京方言中的一种说法,通常用来形容一种轻微而带有戏谑性质的打击动作,具体指用手掌拍打或击打某人的脸颊。在口语表达中,“耳掴子”可以用于开玩笑、表示不满或者轻度惩罚等场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或某些文化背景下使用这种词汇可能会被认为不够礼貌。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词的具体用法,下面提供五个包含“耳掴子”的例句:
- 小明平时爱调皮捣蛋,老师提醒他注意学习时,小明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班主任气不过了,说:“给你来个耳掴子。”
- 在一场热闹的生日派对上,当有人提出一个有趣的游戏提议后,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其中一个朋友开玩笑地拍了下另一个朋友的脸颊说:“就差你没给个耳掴子了!”
- 电视剧《武林外传》中,有一集讲述了店主白展堂因为一个小误会而被店员误以为是顾客,结果挨了一耳掴子,这成了一段令人忍俊不禁的桥段。
- 在一次公司团建活动中,同事们为了活跃气氛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其中一人不小心触碰到了另一位同事的面部,对方笑着说:“你这不是给了我一个耳掴子嘛!”
- 某些家庭内部,长辈们会用“耳掴子”来表达对晚辈的一些行为或态度不满时的一种温和批评方式。比如父亲对儿子说:“你最近上课总是走神,给你个耳掴子提醒一下。”
请注意,在使用这类词语进行表达时,应当根据具体场合和对象来选择合适的措辞与语境,以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和礼貌性。
分词解释
耳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