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菜的拼音、解释、组词

释菜的简介:

shì cài
1.亦作"释采"。 2.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 3.君临臣丧时入门前向门神致礼的仪式。《仪礼.士丧礼》:"君释采,入门。"郑玄注:"释采者,祝为君礼门神也。必礼门神者,明君无故不来也。"《礼记.丧服大记》:"君至,主人迎,先入门右,巫止于门外,君释菜。"郑玄注:"释菜,礼门神也。"一说,进门前脱去华美的外衣。见胡培翚《仪礼正义》引万斯大说。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初入学时,用芹藻之类的植物礼敬先师,称为「释菜」。《礼记.月令》:「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

释菜的详细解释

释菜”在古代是一种祭祀仪式,主要见于儒学教育和孔庙祭典中。这个习俗最初源自周代的一种礼仪,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敬师、拜师或庆贺入学的象征性行为。

  1. 起源背景:据《礼记·文王世子》记载,“释奠而献”,其中“释菜”是指学生在入学初见老师时所行的仪式。学生手持蔬菜(主要是菜蔬),代表自己以最简单、质朴的心意来拜见老师,以此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求学的决心。

  2. 主要过程:进行释菜礼时,学生向师长敬献新鲜采摘或准备好的蔬菜,有时还会伴有祝词。这个行为既是礼仪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向老师展示自己尊师重道、勤奋好学态度的一种方式。

  3. 意义与象征释菜不仅仅是简单的献菜仪式,它代表了学生对于学习的敬畏之心和对知识的渴望之情。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表达了对学生求知欲望的认可,也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责任和学生的尊重之心。

  4. 现代应用:虽然现在已很少见“释菜”这一传统,但在某些文化活动中或学校开学典礼上,仍然可能见到以这种方式向老师表达敬意的情景。它更多是一种文化传承与精神象征的表现形式。

造句

  1. 在古代的儒家书院里,每当有新学生入学时都会举行释菜仪式。
  2. 学校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在新生入学典礼中特意安排了释菜仪式。
  3. 虽然现在已不常见,但释菜这一传统仍被认为是对教师尊重的重要象征之一。
  4. 今年的开学季活动特别增加了释菜环节,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尊师重教的意义。
  5. 在这次传统文化展览中,主办方特意展示了“释菜”的过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礼仪。

分词解释

shì

1 解说,说明:解~。注~。~文。~义。2 消除,消散:~疑。~怨。涣然冰~(像冰融化了一样,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3 放开,放下:~放。保~。手不~卷。4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氏。~教。~子(和尚)。~藏(zàng )(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典。

cài

1 供作副食品的植物:~市。白~。菠~。野~。蔬~。面有~色。2 主食以外的食品:~牛。~畜。~肴。~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