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髭白足的拼音、解释、组词
赤髭白足的简介:
chì zī bái zú
1.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中.佛陀耶舍》:"舍(耶舍)为人赤髭,善解《毗婆沙》,时人号曰赤髭毗婆沙。"又《神异下.释昙始》:"始(昙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天下咸称白足和尚。"后以"赤髭白足"泛指有道行的僧人。
1.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中.佛陀耶舍》:"舍(耶舍)为人赤髭,善解《毗婆沙》,时人号曰赤髭毗婆沙。"又《神异下.释昙始》:"始(昙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天下咸称白足和尚。"后以"赤髭白足"泛指有道行的僧人。
- AI解释
《赤髭白足》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常见成语或典故,它是由“赤髭”和“白足”两个部分组成的。根据字面意思理解,“赤髭”指的是红色的胡子,“白足”则是白色的脚。如果要解释这个词语的整体含义,通常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或者某些特定情境下,可能会用“赤髭白足”来形容一个具有独特外貌特征的人,可能带有某种象征意义或特殊身份。然而,在现代汉语中,“赤髭白足”并不作为一个固定成语使用,也没有明确的典故支持其特定含义。
下面提供5个基于这个词语的假设性造句(请注意,这些句子是根据“红色胡子和白色脚”的字面意思构思的,并不一定符合实际语境):
- 传说中的那位红胡须白足的仙人,常常在山间云雾中漫步。
- 古代武侠小说里经常出现赤髭白足、英姿勃发的英雄形象。
- 在古代的民间故事中,经常会提到一个有着红色胡子和白色脚的人,他是一位神奇的老人。
- 这只小狐狸长着一撮红胡须和一双雪白的爪子,十分可爱。
- 画中的老人,红胡须、白双足,在夕阳余晖下更显岁月痕迹。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基于“赤髭白足”的字面意思进行的假设性创作,具体含义需结合实际语境来理解。如果有特定的情景或背景需要表达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词和描述方式。
分词解释
赤
chì
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2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3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4 裸露:~脚(光脚)。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足
zú
1 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3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4 完全:~以。~色。5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6 增益:以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