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朝阳的拼音、解释、组词
鸣凤朝阳的简介:
míng fèng zhāo yáng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正直敢言的贤士。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
1. 正直敢言的贤士。《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
词语《鸣凤朝阳》,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或隐语,通常用来比喻忠贞之士在君主贤明之时能够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情景。这个词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中的一种象征意义。
解释
- 鸣凤:凤凰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在中国文化里常被看作是祥瑞的象征,代表了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 朝阳:指的是初升的太阳,通常用来比喻明君或圣主治理下的朝代或社会环境。
将两者结合,即“鸣凤朝阳”,形象地表达了在贤君治下,忠臣得以展露才华、发挥才能的理想状态。这个说法强调的是个人品德与所处环境(政治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在这种环境中能够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的重要主题。
造句
- 在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下,许多像鸣凤这样的贤才都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 那位官员自认为自己如同《鸣凤朝阳》中的凤凰,在朝为官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 经过改革,公司内部焕发新生,员工们仿佛是“鸣凤朝阳”,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
- 他一直期待着能够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里成为“鸣凤朝阳”,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
- 在这次评选中,小王凭借自己的忠诚与才智获得了“鸣凤朝阳”的称号,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到,“鸣凤朝阳”不仅适用于描述个人的成长和成就,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理想的工作环境或社会状态。
分词解释
鸣
míng
1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4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朝
zhāo,cháo
1 早晨:~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2 日,天:今~。明~。
阳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