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黑白的拼音、解释、组词
颠倒黑白的简介:
diān dǎo hēi bái
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如:切勿轻信那些颠倒黑白与事实不符的言论!亦作颠倒是非、是非颠倒。
1. 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如:「切勿轻信那些颠倒黑白与事实不符的言论!」也作「颠倒是非」、「是非颠倒」。
词语“颠倒黑白”出自古代汉语,用来形容混淆是非、颠倒是非曲直、歪曲事实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将本来黑白分明的道理或事物性质弄反、弄错,使其面目全非的状态。
详细解释:
- 词源分析:“颠倒”意为上下左右位置错乱,表示不正常;“黑白”则是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中对是非善恶的区分。成语通过使用这两部分词语来强调某种行为或言论使人难以分辨正确与错误。
- 引申含义:这个成语不仅仅指字面意义上的颜色变化,更多的是用来形容在特定情境下有意图地将事情说反,以达到混淆视听、误导他人的目的。
例句:
- 老板为了推卸责任,在会议上故意颠倒黑白,指责员工是问题的始作俑者。
- 这篇文章里作者明显是颠倒黑白,试图让读者相信他的观点是对的。
- 在这次辩论中,对方团队用了许多手段来颠倒黑白,企图混淆视听。
- 政治宣传有时会采取一些策略来颠倒黑白,以期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
-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颠倒黑白,这种行为让人感到非常反感。
通过这些例句可以看到,“颠倒黑白”这一成语多用于描述一种不公平的、带有主观偏见的行为或言论。在实际使用中,它常用来形容那些企图混淆是非、误导公众或意图掩盖事实真相的人。
分词解释
颠
diān
1 头顶:华~。2 最高最初的部分:~末(本末)。山~。3 倾倒,跌:~沛。~倒(dǎo )。~踬。~覆。~扑不破。4 上下跳动:~簸。5 同“ 癫 ”,精神错乱。
倒
dǎo,dà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黑
hēi
1 像墨和煤那样的颜色,与“白”相对:~白。2 暗,光线不足:~暗。~夜。3 隐蔽的,非法的:~枪。~市。~社会。4 恶毒:~心。5 姓。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