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刑义杀的拼音、解释、组词
义刑义杀的简介:
yì xíng yì shā
正当和不必要的刑罚与杀戮。
正当和不必要的刑罚与杀戮。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合法且必要的刑罚与杀戮。书经˙康诰:汝陈时臬事,罚蔽殷彝,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
1. 合法且必要的刑罚与杀戮。《书经.康诰》:「汝陈时臬事,罚蔽殷彝,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
词语“义刑义杀”源自古代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和伦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义刑”与“义杀”。
-
义刑:指的是根据正义的原则来实施刑法,即在执行刑罚时,应当基于公正合理的考量,而不是个人情感或权力的滥用。这里强调的是刑罚应该符合社会公道和法律精神。
-
义杀:则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为了维护更大的正义,可以牺牲个体的生命。“义杀”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相联系,“君子远庖厨”,即认为君子不应该直接参与杀害的行为,但若是为了更大的道德目的(如保护更多无辜者),则可接受。
综上所述,“义刑义杀”的核心在于强调执法和行刑应当以正义为原则。这一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法律伦理中对“仁”与“法”的结合理解,认为即使是执行刑法或采取极端行动时,也必须遵循道德和公平的标准。
造句示例:
- 古代圣贤所提倡的义刑义杀之说,强调的是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遵守正义的原则。
- 在面对严重的犯罪行为时,执法者需要权衡利弊,确保自己的行动符合“义刑义杀”的原则。
- 尽管他个人认为某些法律条文过于严苛,但他理解到,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坚持“义刑义杀”这一基本原则。
- 司法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深入探讨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更好地体现和实践“义刑义杀”的理念。
- 面对难以调和的道德困境时,“义刑义杀”的原则提醒我们应寻找最符合正义的做法。
分词解释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
刑
xíng
1 对犯罪的处罚:~罚。~法。~律。~事。执~。服~。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讯。受~。~具。
杀
shā
1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生。~敌。~鸡取卵。~一儆百。2 战斗,搏斗:~出重围。3 消减:~风景。4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了眼睛。5 收束:~价。~尾。6 勒紧,扣紧:~车。7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人。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