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传疏的简介:
chuán/zhuàn shū
1.指诠释经义的文字。传以释经,疏以推演传义。
1.指诠释经义的文字。传以释经,疏以推演传义。
- AI解释
《传疏》,这个词是古代中国学术研究中常用的一个术语,主要用来指对经典著作进行注释和解释的文献。这里的“传”是指通过另一种方式或角度来解释原文的意思,“疏”则是进一步阐明、解析文本中的内容。在汉代以后,《传》与《疏》经常连用,形成了一种较系统的学术解释模式。
- 《传》:通常是对经典著作中的字词、句意做详细解释的注释文。
- 《疏》:是在《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注释内容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补充,以确保理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造句示例
- 孔子的《论语》流传至今,《古文类聚·卷四十五》中收有对《论语》的许多注疏,其中不乏著名的传疏。
- 王弼所作的《老子道德经注》,是古代重要的道家经典之一的传疏之作,对后世思想影响深远。
- 为了深入理解儒家经典的内涵,《左传正义》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它汇集了诸多传疏精华。
- 在研究唐代诗学时,《白居易集笺注》中不仅包含了白居易作品的详细解读,还包括了一些传疏文本,对于全面把握其艺术风格提供了重要帮助。
- 《周易正义》,由孔颖达编撰,是对《周易》这部古老经典进行全面解释和补充的重要传疏著作。
这些句子展示了《传疏》在不同领域的运用情况。希望这些示例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传疏”一词及其使用背景。
分词解释
传
chuán,zhuàn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疏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