挞罚的拼音、解释、组词

挞罚的简介:

tà fá
1.鞭打处罚。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鞭打的刑罚。唐.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诗:「诛求与挞伐,无乃不逡巡。」

挞罚》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主要是指通过打、鞭等方式进行惩罚或惩戒的行为。其中,“挞”有“用竹板等抽打”的意思;“罚”则更广义地表示对某人行为的惩处措施。这个词更多出现在古代文献或古文中,用于描述古代法律制度下的一种处罚方式。

造句:

  1. 古代官员对于犯错的下属常常采取挞罚的方式进行惩戒。
  2. 在古代,轻罪轻罚,重罪重罚,有犯必惩的治理理念中,“挞罚”是其中一种具体的执行手段。
  3. 这位老师常用一些古训来警示学生要遵守校规校纪,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甚至偶尔会采用点名惩罚等类似古代的挞罚方式来维护课堂秩序。
  4. 历史上某些朝代实行严刑峻法时,经常使用鞭笞、杖打等挞罚手段作为威慑和惩治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
  5. 古籍记载中常提到“挞罚”之法,在描述古代司法制度时常常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挞罚”作为一种惩罚方式在现代法治社会已经被更为文明合理的法律体系所取代,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避免直接使用此词,以免引起误解或不适。

分词解释

1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款。~球。惩~。~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