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的拼音、解释、组词
韦编的简介:
wéi biān
古代将竹简联缀成篇的皮绳:韦编三绝。后借指书籍:始点漆于韦编,继操刀于简版。参见“韦编三绝”。
古代将竹简联缀成篇的皮绳:韦编三绝。后借指书籍:始点漆于韦编,继操刀于简版。参见“韦编三绝”。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韦,熟皮。韦编指古代未发明纸前,用竹简书写,然后用皮绳编联成册。后作为书籍的代称。《晋书.卷七五.王湛等传》史臣曰:「叶宣尼之远契,翫道韦编。」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韦编》一词出自于古代典籍,用来形容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对经典著作的珍视。这里的“韦”是熟牛皮的意思,“编”则是指用绳子穿连竹简或纸张来装订书籍。由于古代的书多以竹简编串而成,《论语》中提到:“(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意思是孔子在反复阅读《周易》的过程中,把用来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多次。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学问的专注和钻研精神,同时也说明《周易》这部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后世便将“韦编”作为形容勤学苦读、深入研究的成语来使用。
以下是五个包含“韦编”的造句例子:
-
他为了攻读古文,每日沉浸在古代文献中,连吃饭也念念不忘,真可以说是“韦编三绝”。
-
这位学者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可谓用心良苦,“韦编数裂”,终于深入理解了其战略思想。
-
那个图书馆里珍藏着许多珍贵的古籍,其中不少书籍都是用“韦编”精心装订而成的。
-
他从小喜爱读书,到了中年更是废寝忘食地学习,可以说是在学术道路上“韦编三绝”。
-
在古代,由于没有现代印刷技术,所以书籍是用手抄写和竹简编连而成。因此,“韦编”的说法在当时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以上例子进一步解释了“韦编”一词的含义及其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