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寂的拼音、解释、组词
万籁俱寂的简介:
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万物无声,一片寂静。语本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 △「鸦雀无声」
2.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据《全唐诗.卷一四四.常建》引)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迳1>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2>此都寂,但余钟磬3>音。 〔注解〕 (1) 竹迳:竹子夹道的小路。竹,一作曲。迳,通「径」。 (2) 万籁: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籁,本指管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庄子.齐物论》有「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之语,借「籁」为一切声音的总称。 (3) 磬:音ㄑ|ㄥˋ,佛寺礼佛时所敲的铜制乐器。中空,形状像钵。僧人敲击用以表示活动的开始或结束。
3. 唐代诗人常建,开元年间的进士。仕途并不得意,经常放浪山林、琴酒之间。他的诗用字精炼、风格清新,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如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就是。诗人在清晨太阳才刚照到树林的时候来到兴福寺。沿著竹林中蜿蜒的小径往幽静的后院走去,禅房就掩蔽在花木的深处。和煦的阳光透进树林里,耳里充斥著鸟儿悦耳的鸣叫声,清澈的潭水倒映出山的景色,让人心神渐渐地空明透澈,不被尘事困恼。此时只觉得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静了下来,只剩下佛寺里传来幽幽的钟磬声。后来「万籁俱寂」这句成语也许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万物无声,一片寂静。
1. 籁,古代的一种箫,万籁指自然界万物所发出的各种声音。万籁俱寂形容万物无声,一片寂静。【例】月光洒在万籁俱寂的树林里,显得更加幽静。
1. 万物无声,一片寂静。《聊斋志异.卷一.山魈》:「辗转移时,万籁俱寂。忽闻风声隆隆,山门豁然作响。」《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当夜万籁俱寂,月色初上。」也作「万籁无声」。
《万籁俱寂》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四周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响。"万籁"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俱寂”则表示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万,指数量众多;籁,指自然界的风声、水声等声音;俱,全部,一起;寂,安静。
- 引申意义:用来描绘在寂静的环境中,即使是最轻微的声音也能被察觉到的状态。也常用于形容深夜或僻静之地的宁静。
造句:
- 夜晚深沉,只有万籁俱寂的时候才能让人心情平静下来。
- 舞台上的表演结束后,观众席上只剩下万籁俱寂的一片安静。
- 秋日黄昏,林间小道旁万籁俱寂,只听见树叶随风轻轻摇曳的声音。
- 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他独自躺在床上,心中涌起了无限思绪。
- 教室里老师刚走,同学们立即恢复了嬉笑打闹的状态,而外面却是万籁俱寂。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