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不知,除非莫为的拼音、解释、组词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的简介:
ruò yào bù zhī,chú fēi mò wéi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AI解释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它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意是指:如果想要避免某种后果或责任,就必须不做引起这种结果的事。简而言之,这句话强调了行动与后果之间的直接关系。
解释:
- 若要:如果想要。
- 不知:不了解、不知情的状态。
- 除非:只有在...的情况下才。
- 莫为:不做的意思,“莫”在此是“不”的意思,“为”则是做、实施的意思。
这句话强调了任何行为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如果你希望避免这种结果,那么就必须停止进行导致这一结果的行为。它警示人们,在做出决定之前,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造句:
- 如果我们不想对环境造成破坏,除非每个人都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 要想不被卷入这场纷争,除非自己彻底保持中立,避免参与任何一方的争论。
- 若要不受外界噪音干扰,除非关上门窗,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 如果想要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除非每天都付出努力和时间来复习和预习。
- 要想不受到伤害,除非我们远离危险的地方。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句话的应用场景及深层含义。
分词解释
若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要
yào,yāo
1 索取:~账。~价。2 希望,想:~强。~好。3 请求:她~我给她读报。4 重大,值得重视的:重~。~人。~领。纲~。~言不烦。5 应该,必须:须~。6 将(jiāng):将~。快~。7 如果,倘若:~是。8 表选择:~么。~不。~不然。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知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除
chú
1 去掉:~害。~名。~根。铲~。废~。排~。~暴安良。2 改变,变换:岁~(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夕。3 不计算在内:~非。~外。4 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法。5 台阶:阶~。庭~。6 任命官职:~拜(授官)。~授。~书(授官的诏令)。
非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莫
mò,mù
1 不要:~哭。2 没有,无:~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 不,不能:~如。~逆。~须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能助。4 古同“漠”,广大。5 姓。
为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