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帖的拼音、解释、组词

年帖的简介:

nián tiè/tiě/tiē
1.即春帖。宋时由翰林书春词,以立春日剪帖于宫中门帐,谓之春端帖子,简称春帖。明时又称年帖。

  • AI解释

年帖》,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根据其字面意义和传统习俗,可以理解为“过年时寄送或发送的各种形式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书信、贺卡等。它通常用于春节期间向亲朋好友表达祝福或是报平安的交流方式。

详细解释

  1. 概念起源:《年帖》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传统春节(农历新年)期间,人们会通过邮寄或亲自送达的方式发送“拜年帖”,这是一种传统的节日问候方式。
  2. 形式多样:早期,《年帖》主要指的是手工书写的新年贺卡或者是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版的《年帖》,如电子邮件、短信、社交媒体上的祝福语等也逐渐流行起来。

造句

  1. 小明给远方的朋友寄去了一张精美的《年帖》,表达了他的新年祝愿。
  2. 现在过年的时候,小张更喜欢通过手机发送电子版的《年帖》来节约成本。
  3. 虽然时代变迁,《年帖》这种传统习俗仍然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着。
  4. 李阿姨每年都会给自己的老朋友们寄去手写的《年帖》,表达思念之情。
  5.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电子版的《年帖》虽然便捷但少了些书写的温度和情感。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年帖”这个词语。如果有更多关于文化或语言方面的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分词解释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tiè,tiě,tiē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