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卫的拼音、解释、组词

屯卫的简介:

tún/zhūn wèi
1.驻兵守卫。 2.指兵卫之所。 3.隋唐时禁卫军的一种。隋开皇中置十二府,统禁卫兵,后改置扩充为十六卫,左右屯卫即为其中二卫,唐龙朔改称左右威卫,五代周避郭威讳,复称屯卫。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文献通考.职官考十二.左右威卫》。

  • AI解释

关于“屯卫”这一词语,从字面上来看,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也没有直接对应的含义。不过,“屯”和“卫”分别在古代文献中有特定的意义。

  1. :在古代,常用于军事术语,指的是驻扎、防守的意思。如屯兵(驻扎军队)、屯田(招募农民到边疆耕种)。屯,也可以指某个地方或地区被军队占据。

  2. :有守护、保卫的意思;也有“官署”之义,古代设置的保护或管理机构等。“卫”也用于表示某些地区的名称,如卫辉市、天津市卫津路等。

结合上述解释,“屯卫”在特定语境中可能指的是某种军事防守措施或制度。但请注意,这一组合并不是一个常见词组,在现代汉语中没有明确定义或广泛使用。

造句

  1. 古代的屯卫制度,对于保障边境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官军按照屯卫策略在各地驻守,有效遏制了敌人的侵犯。
  3. 在紧急状态下,屯卫部队迅速调动兵力到前线防守。
  4. 这个军事基地承担着重要屯卫任务,确保区域的安全稳定。
  5. 历史上屯卫体系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

请注意,“屯卫”这一词汇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常见,上述造句为根据其可能含义进行的示例。如果您需要更准确的信息或有特定语境的需求,请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

分词解释

tún,zhūn

1 聚集,储存:~粮。~积。~聚。2 驻军防守:~兵。~垦。~田(驻军开垦田地)。3 村庄:皇姑~。~子(村庄)。

wèi

1 保护,防护:保~。捍~。~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冕。2 防护人员:警~。后~。3 古代称驴:“策双~来迎”。4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在山东省)。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