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成诵的拼音、解释、组词
触目成诵的简介:
chù mù chéng sòng
成诵:能背诵。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成诵:能背诵。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 AI解释
好的,我们来解析“触目成诵”这个成语,并提供五个例句。
成语释义
触目成诵:
- 释义: 触目:看到;成诵:能够背诵。指只要一看到事物,就能立刻记住并能背诵出来。
- 出处: 《南史·张率传》:“读书数行并下,过目成诵。”
- 用法: 此成语多用于形容人记忆力极好,见闻广博,能够迅速且准确地记住所看到的文字或事物。
例句
- 小明从小就是个触目成诵的孩子,在图书馆阅读时能迅速记住大量的文献内容。
- 老师说,有些学生具有非凡的记忆力,甚至能做到触目成诵,这在现代教育中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
- 在古代文人的书房里,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读书至某处时,一望即已印入脑海,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张华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教材,希望做到触目成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 李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与激情,他所讲的知识点往往能令学生触目成诵,并深深印在脑海里。
这些例子展示了“触目成诵”这一成语的实际应用场景以及它所表达的意义。
分词解释
触
chù
1 抵、顶:抵~。“羝羊~藩,赢其角”。2 碰,撞:~礁。~电。~动。~摸。~发。~犯。~怒。3 遇着:接~。~觉(jué)。~目惊心。~角(jiǎo)。~景生情。~类旁通。4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感~。忽有所~。
目
mù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
成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诵
sòng
1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读。背~。~诗。2 称述,述说:“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之”。3 诗歌:作~(作诗)。4 怨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