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易的拼音、解释、组词

僭易的简介:

jiàn yì
1.犹言冒昧﹑轻慢。谦词。

  • AI解释

僭易》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古汉语词汇,它由两个字组成:僭和易。其中,“僭”是冒充、超越本分的意思;“易”则有改变或替换的意思。“僭易”在某些历史文献中被使用,但其含义通常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来理解。

解释:

僭易”的概念一般用来形容一些人或者政权的行为,他们超越了自己的身份或地位,进行了一些不应由自己做的事情,比如篡改规则、制度或传统。在古代中国,这种行为被视为不合法,因为它们违反了礼制和秩序。

造句(5个):

  1. 历史上的僭易之举常常引发社会动荡
  2. 这个新兴的政权试图通过僭易的方式改变国家的传统法律体系
  3. 在那个时代,许多篡位者都以僭易的方式自立为王
  4. 虽然表面上他们没有公开宣布,但私下里已经进行了不少僭易之事
  5. 历史学家指出,在那个朝代的末期出现了严重的僭易现象,这直接导致了政局动荡和最终的覆灭。

以上句子中的“僭易”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中,旨在表达超越本分的行为或改变原有秩序的情况。请注意,“僭易”的用法并非广泛存在,主要出现在学术研究、历史文献或者文学创作中。

分词解释

1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与(容易对付)。~于。2 和悦:平~(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3 改变:~手。~地。变~。4 交换:交~。贸~。5 轻慢:贵货~土。6 芟治草木:~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7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