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熏目染的拼音、解释、组词
耳熏目染的简介:
ěr xūn mù rǎn
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 AI解释
《耳熏目染》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汉语,用来形容通过长期听闻、观察和接触某种事物或环境而逐渐受到影响,使思想行为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简单来说,就是指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某种影响。
例如: 1. 他从小生活在书香门第的家庭里,耳熏目染之下,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长期和那些积极向上的人交往,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受到他们的影响,变得更加乐观开朗。 3. 在那个和平年代里成长的孩子们,耳熏目染了国家的繁荣发展,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4. 爸爸是个资深的摄影爱好者,我自小就经常看他摆弄相机、欣赏摄影作品。耳熏目染之下,我对摄影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后来自己也尝试着拿起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5.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长期在校园里与学生们朝夕相处,耳熏目染之中,不仅收获了教书育人的喜悦,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下一代。
通过以上造句可以看出,“耳熏目染”这个成语广泛应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因环境、他人等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过程。
分词解释
耳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熏
xūn,xùn
1 气味或烟气接触物品,引申为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品行、习惯的影响:~染。~陶。~制。利欲~心。2 火烟上出:~蒸。3 气味刺激人:臭气~人。4 暖和:~风。
目
mù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
染
rǎn
1 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料。~色。~坊。~缸。印~。2 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病。感~。传~。沾~。一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