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响之应声的拼音、解释、组词

如响之应声的简介:

rú xiǎng zhī yìng shēng
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 AI解释

词汇“如响之应声”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惯用语,但从其结构和字面意思来看,可以理解为像回音那样回应声音。它传达了一种因果、呼应或者反应的关系。

解释

  • :像。
  • :指声音(如回声)。
  • :助词,用在主语之后,宾语之前,起到连接作用。
  • :回应或响应。
  • :指发出的声音。

因此,“如响之应声”可以解释为某种形式的呼应、反应或者因某事而产生的相应效果。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事物间的互动性和关联性。

造句

  1. 在团队合作中,每个成员的想法和建议都像回音一样,应当有相应的回应和支持。
  2. 当你向大自然提出问题时,如响之应声般,自然会给出它的答案。
  3. 好的教育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的好奇心如同发出的声音,得到老师及时、恰当的响应。
  4. 任何社会变革都像回音一样,在民众中引起广泛的反应和影响。
  5.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进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响之应声般紧密相连。

以上是对“如响之应声”的解释及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表达。如果有其他相关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xiǎng

1 声音:~声。~箭。~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音~(a.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b.泛称收音、录音、扩音等设备)。2 发出声音:钟~了。3 声音高,声音大:~亮。~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4 回声:~应(yìng )。如~斯应(喻反应迅速)。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yīng,yì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2 回答:答~。喊他不~。~承。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4 姓。

shēng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4 名誉:名~。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