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的拼音、解释、组词
应的基本解释: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应的笔顺/笔顺名
丶,一,ノ,丶,丶,ノ,一
点,横,撇,点,点,撇,横
-
1 丶
点
-
2 一
横
-
3 ノ
撇
-
4 丶
点
-
5 丶
点
-
6 ノ
撇
-
7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当、该。如:「应当」、「应该」、「应有尽有」。
2. 回答。如:「应和」、「应对」、「回应」、「一呼百应」。
3. 承诺、同意。如:「答应」、「应承」、「应许」。
4. 对付、对待。如:「应付」、「应战」、「随机应变」。
5. 参加。如:「应征」、「应考」、「应试」。
6. 配合。如:「应用」、「应景」、「应时」、「应运而生」。
7. 接受。如:「应邀」。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当、该。【例】应该、应当、应有尽有
2. 表示推测之词。【例】此曲祇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诗)
3. 回答、附和。【例】回应、里应外合、同声相应
4. 允许、承诺。【例】答应
5. 对付。【例】随机应变、应接不暇
6. 证实。【例】应验
7. 适合。【例】得心应手
8. 接受。【例】应邀
9. 姓。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当、该。《诗经.周颂.赉》:「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南史.卷三六.江夷传》:「人所应有尽有,所应无尽无者,其江智深乎?」
2. 或是、想来是,表示推测的意思。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诗:「秋来应瘦尽,偏自著腰身。」唐.杜甫〈赠花卿〉诗:「此曲祇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 回答。《后汉书.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传.齐武王縯传》:「伯升笑而不应。」《水浒传》第六回:「由洒家叫唤,没一个应。」
4. 允许、承诺。《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红楼梦》第九六回:「说是要救宝玉的命,诸事将就,自然应的。」
5. 附和。如:「里应外合」、「同声相应」。《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6. 对付。如:「应世」、「随机应变」。《庄子.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7. 证实。如:「应验」。《水浒传》第三九回:「这四句谣言已都应了。」《红楼梦》第四九回:「怪道昨儿晚上灯花爆了又爆,结了又结,原来应到今日。」
8. 适合。如:「得心应手」。《易经.恒卦.彖曰》:「巽而动,刚柔皆应。」《老残游记》第七回:「其实,只要四五个应手的人,已经足用了。」
9. 接受。《管子.小匡》:「应公之赐,杀之黄泉,死且不朽。」
10. 姓。如明代有应元征。
详细解释
应
應 yīng
〈动〉
1 应当,应该 ([En.] should)
【引】
1 《说文》:应,当也。
2 《尔雅》:应,当也。
3 《诗·周颂·赉》: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
4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5 宋· 柳永《雨霖铃》: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6 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凡所应有。
7 应得之资。
8 清· 方苞《狱中杂记》:不应重罚。
9 法应立决。
【例】
又如:应然(应该如此);应伯爵(白吃白喝。“应白嚼”之谐音);应合(应当;该当);应是(应当是)
2 答应,允许 ([En.] promiseor agree(to do sth.))
【引】
1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例】
又如:应候(应承);应诺(答应;应承);应许(答应;允许);应准(答应;说定);应允(答应,允许);提出的条件他都应了;是我应下来的任务
3 认为是;是 ([En.] think;hold;be)。
【例】
如:应真(方是真话);应缘(大概是)
应
應 yīng
〈名〉
1 所有;全部 ([En.] all)
【引】
1 宋· 苏辙《再论京西水柜状》:应退出地皆拨还本主;应水占地皆以官地对还。
【例】
又如:应干(一切有关的)
2 古国名 ([En.] Ying state),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3 姓。
【例】
如:应阮(汉末建安时文人应玚、阮瑀的并称);应叟(三国魏的应璩);应陈(应玚和陈琳的并称)
4 另见 yì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