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据的拼音、解释、组词
言之有据的简介:
yán zhī yǒu jù
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
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
- AI解释
《言之有据》是一个成语,意味着说话、论述要有确凿的事实依据或可靠的理由支持。它强调了在表达观点时,应该基于客观事实或者经过验证的信息来阐述论点,以此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
详细解释:
- 言:指说话、议论。
- 之有据:指的是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证据或者道理支撑,不能空洞无物或凭空杜撰。
使用“言之有据”可以说明一个人在表达意见时是基于事实的,这样会使对方更容易接受其观点。这个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如学术讨论、法律辩论、新闻报道等需要严谨性的地方。
造句示例:
- 在法庭上,律师必须确保所有的论点都是言之有据的。
- 科学研究应该以言之有据的方式进行,不能只是提出假设而不加以验证。
- 小王写论文时非常注重言之有据,每个观点都经过了深入的研究和查找资料的支持。
- 记者在报道事实时要讲究言之有据,不可夸大其词或道听途说。
- 为了使谈判成功,双方都应该确保自己的论点言之有据,避免空谈。
这些句子展示了“言之有据”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言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有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据
jù,jū
1 凭依、倚仗:~点。~险固守。2 占有:窃~。盘~。~为己有。3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字~。证~。单~。论~。契~。言之有~。4 按照:~实。~称。依~。~事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