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扑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粉扑儿的简介:

fěn pū ér/er
扑粉的用具,多用棉质物制成。

  • AI解释

《粉扑儿》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通常出现在一些古文或特定语境中,主要用来指一种古代用于扑粉(即扑散于面部以遮盖瑕疵、调节皮肤油光等作用)的工具。下面是对这个词的具体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的例子。

详细解释

  • 词义:粉扑儿指的是用柔软材料制作的小型圆盘或扁平小块,通常用于古时女性扑粉(即在脸上涂抹白色粉末以遮盖瑕疵、调节油光)之用途。
  • 材质与形态:古代的粉扑多为圆形或者扁平形状,由丝织品、绸布等柔软材料制成。为了便于操作和使用,还常会附带一根小绳或带有手柄设计,便于手持。

造句

  1. 在古代宫廷中,宫女们常常会在主子面前展示她们熟练的扑粉技巧,动作流畅地用粉扑儿轻点在皇后的脸上。
  2. 这幅古画描绘了一位贵族女子正在使用粉扑,她的精致妆容与背景中的华丽服饰相得益彰。
  3. 中国古代小说中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才女在闺房内端庄而坐,轻盈地用着她的小巧粉扑儿。
  4. 粉扑儿作为古代女性日常美容的重要工具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丽和健康的重视。
  5. 尽管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不再使用传统的扑粉方式来保养皮肤,但提起“粉扑儿”,人们仍然能联想到那份古典的优雅与精致。

这些句子展示了“粉扑儿”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及背景描述。

分词解释

fěn

1 细末儿:~末。~剂。~尘。米~。花~。药~。漂白~。2 特指化装用的粉末:香~。~墨登场。~黛。扑~。~霜。3 用涂料抹刷:~刷。~饰。4 使破碎,成为粉末:~碎。~身碎骨。5 白色的或带粉末的:~墙。~蝶。~连纸。~笔。6 用豆粉或别的粉做成的食品:~丝。凉~。~皮。~芡(qiàn)。米~肉。7 浅红色:~色。~花。

1 轻打,拍:~粉。~蝇。~打。2 击拂的用具:粉~。3 冲:~灭。~救。4 相搏击:相~。~跌。5 跌倒:~地。6 伏:~在桌上看书。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