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拼音、解释、组词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简介:
gòng/gōng chǎn zhǔ yì láo dòng tài dù/duó
在共产主义精神指导下的劳动态度。主要表现在:以社会主义的姿态对待劳动,把劳动看作自己应尽的义务;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性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
在共产主义精神指导下的劳动态度。主要表现在:以社会主义的姿态对待劳动,把劳动看作自己应尽的义务;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性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
- AI解释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这一术语主要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其中关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理念。它强调的是在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持有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劳动态度,其目的在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实现,以及最终达到个人与集体的全面发展。
详细解释
- 共产主义精神:这是一种超越个人私有制观念的精神状态,倡导集体所有和个人贡献之间的和谐统一。
-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强调人通过劳动创造价值,不仅为物质生产作贡献,也是自我实现和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途径。
- 公平分配与共享成果:主张劳动的回报应当基于每个人对社会所做贡献的程度而非个人财富或阶级地位。
- 集体主义精神:鼓励人们在工作中注重团队合作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平衡。
造句
- 在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下,工厂里的每一位工人都主动参与到生产改进中来,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
- 根据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理念,在这个项目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分工协作,确保项目的成功完成。
- 通过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培训,社区志愿者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对工作的热情和归属感。
- 在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支持下,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服务活动,旨在培养他们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意识。
-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强调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金钱报酬。
分词解释
共
gòng,gōng
1 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3 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4 总计,合计:~计。总~。5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6 “共產党”的简称。
产
chǎn
1 人或动物生子:~子。~卵。~妇。助~士。2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工业生~。~值。3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的东西:土~。特~。4 生出,出现:~生。出~。~地。5 财物:财~。遗~。~权。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
劳
láo
1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动。~力。~逸。功~(功业,成绩)。按~分配。2 辛苦,辛勤:~苦。~顿(劳累困顿)。~瘁(劳累病苦)。~碌(事情多而辛苦)。~心。疲~。烦~。任~任怨。3 劳动者的简称:~工(旧时指工人)。~资。4 用力:~苦功高。勤~。徒~无功。5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军(慰劳军队)。6 姓。
动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态
tài
1 形状,样:~度。状~。姿~。形~。神~。动~。静~。事~。情~。常~。变~。体~。生~。2 一种语法范畴,多表明句子的主语和动词之间关系。
度
dù,duó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 能容受的量:气~。9 考虑,打算:置之~外。10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11 量词,次:一~。再~。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13 姓。